2004年张钦礼葬礼,他是焦裕禄的亲密战友,十万兰考百姓沿街哭祭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天选小吉
编辑 | 天选小吉
前言
“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这是张钦礼一生所坚持的信念”
兰考的一位老同志陶建国在回忆起与张钦礼时,内心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他是焦裕禄的好战友,兰考县的老百姓五次选他连任县长,同时他也是考城县的第一县长。
2004年5月7日,张钦礼因病去世,回到了自己的故里,兰考县数十万平心百姓哭声连天,在他的坟前先后竖起了一百多座纪念碑。
时间带走了张钦礼的生命,但他带不走的是张钦礼在数十万老百姓心中的记忆。
张钦礼与焦裕禄,一对和平年代的好战友
1927年,一代人民的好公仆张钦礼诞生于世,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张钦礼的父亲张元谋就同共产党一起参与了农民起义的活动,可以说张钦礼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从小就受到了革命的熏陶。
1943年,16岁的张钦礼便参与了地下革命的活动,在革命期间他任劳任怨,组织交代的任务他都能顺利完成,也因此得到了组织上的青睐,并于两年之后,18岁的张钦礼正式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党员。
在入党了以后,张钦礼的革命热情更加高涨,在组织内部他能说会道,不到二十岁的他就表现出了过人的为人处世能力,组织发现了他的闪光点,22岁的他就又被任命为了考城县的县长。
在经历过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中国满目疮痍,国内产业百废待兴,出于战略上的考量,国家将考城县与兰封县合二为一,河南省兰考县正式成立,而此地也正是焦裕禄与张钦礼结为搭档的地方。
兰考县虽然成立了,但原来考城县与兰封县的领导班子都还在,让谁成为兰考县的一把手,这可让中央犯了难,从两个原来县的县长选出新县长,必然会让一些同志不服气,中央只好从内部挑选一名党员。
可彼时的兰考,正遭遇“三害”的威胁,许多战士不愿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前后来了两三个党员都说无法胜任改造兰考的重任,无奈之下,只好将焦裕禄同志从洛阳矿山机械厂调往蓝号西安,任职县委书记,从此焦裕禄与张钦礼便相识了。
彼时的张钦礼担任兰考县县委副书记,他的正直能干反而遭到了其他领导的排挤,逐渐被当时的领导班子所边缘化,只得深入基层,进入农村,同老百姓一起生活。
而焦裕禄一来到兰考县,就听说了张钦礼遭冷遇的情况,或许是他看出来张钦礼与他是一类人,随即决定帮助张钦礼,重新重用这位人们的好公仆,并让其作为自己的副手,一起为防止“三害”而努力。
面对“三害”,张钦礼有自己的一套治理方法,焦裕禄也十分信任这位副手,便将“三害”的事情交给张钦礼处理,他不负人民与焦裕禄的期望,同焦裕禄同志一起花费一年多的时间考察兰考灾贫问题的核心所在。
两位书记通力合作,查风口、治泥沙、排内涝、治理盐碱地,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内,兰考县的自然面貌就焕然一新,老百姓的生活取得了极大的改善,被党内树立为优秀干部的代表,得到了党内的表彰。
可当兰考县的改造刚见成效时,1964年5月14日,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因病离世,享年43岁,自然而然张钦礼便接过了他的衣钵,在焦裕禄生前的安排之下,张钦礼很快就完成了“三害”的整治工作。
中央听闻“三害”整治完成,河南省政府特意召开了工作会议,让张钦礼分享整治经验,而原本的兰考县“三害”工作的总结,却在最后变成了对焦裕禄的工作总结,一讲就停不下来,讲到激动之处还会抹眼泪,而这番情景也被新华社专门报道,写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份长篇通信。
该通信一经发表,全国上下无数平民百姓都被焦裕禄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老百姓纷纷为焦裕禄与张钦礼的“战友情”所感动,也正是因此“焦裕禄精神”才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官复原职,张钦礼继续为兰考县建设发光发热
伴随动荡年代的结束,在毛主席与周总理的出面下,张钦礼官复原职,回到自己的熟悉的兰考县,帮助兰考县实现经济发展,很快,兰考县将迎来一副全新的面貌。
期间,张钦礼亲自带领着干部们整治沙尘问题,同凶猛的洪水做抗争,即使面对最为恶劣的环境,张钦礼也毫不退缩,同人民群众始终站在抗灾的第一战线,他始终坚持着“焦裕禄精神”,深入老百姓,同老百姓一起共进退。
1973年,全县一共挖通了大大小小的排水道125座,改造支渠154条,拆除整治了164处阻水工程处,在张钦礼的带领下,兰考县的老百姓只凭借着双手,完成了1171万土方的整治工程,治理了22.7万亩盐碱地,并在短短几年后就恢复了耕地。
1973年秋天,中央派人来视察兰考改造的成果,昔日贫瘠的兰考县如今焕然一新,地里丰富的稻米、山间绿色的植被、以及农民脸上的笑容,感慨万分,对于张钦礼的建设成果赞不绝口,并深深致敬了“焦裕禄”精神。
现在的我们已经见识不到当年这番丰功伟业,但我想假如你是兰考县的老百姓,一定会对此番景象感到钦佩,短短几年不到的时间,张钦礼就将一座偏僻落后的重灾区变成了一座“鱼米之乡”,这绝对是只有张钦礼与焦裕禄才能创造的奇迹。
张钦礼为救济贫困队,卖掉自己四轮的车,骑上自己二轮的车
“焦裕禄精神”的继承人张钦礼,始终都没脱离群众。
1968年张钦礼担任开封地革委副主任,组织为了照顾他专门给他配备了一辆69吉普车,可当司机小赵将汽车开到了张钦礼面前时,张钦礼说什么也不坐,下乡路上依然骑着他老旧的自行车。
小赵感到不解,就追上张钦礼询问原因:
“咱县可是个灾区,坐上汽车就与群众隔了一层玻璃,咱下乡是不累了,但是这样群众也就没法接近我们了!”
张钦礼不坐车,其他的领导自然也就不坐车,而司机小赵就每天在车上闲着,上班吃饭,下班回家,时间久了自然也不是滋味。
“张书记啊,有车你不坐,我可就失业了!”
“你把车开回去吧,我们不坐。”张钦礼一脸微笑,回复司机小赵。
“这车可是中央专门给你配的,我不能私自开回去。”
面对此番景象,张钦礼决定召开会议,经讨论最终将车卖给了县邮电局来送邮件,后来,张钦礼又被调任到其他地方,省委决定配给他一辆华沙轿车,他还是坚持不坐,又将这辆车卖给了开封公路总段。
1973年,省委书记刘建勋来到兰考县视察工作,张钦礼也陪同刘书记一起下乡,路上张钦礼始终与刘书记挤在一辆车上,最开始刘书记还以为要做工作的汇报,就没太注意这件事情,可这一挤就是好几天,终于刘书记忍不住了,问
“钦礼同志啊,你老挤在我的车上,你的车呢?”
“卖掉了,卖掉扶持贫困队打井了。”
“卖车干啥?一共卖了多少钱啊?”
“不多,省里那个高级的卖了2.5万,地区的那个2万,一共4.5万,扶持了42个贫困队呢!”
刘书记听罢,一时间不知道该夸奖他还是批评他:“也就你能想出来啊!”
张钦礼听罢,笑了一笑,接着说道
“卖车是我们共同决定的,兰考虽然取得了成果,但依然还属于灾区,干活的老百姓还吃不饱饭,我们当领导的自然心里不是滋味,两辆汽车不是小数目,卖掉了让老百姓吃的起饭,这不也是帮助兰考县建设吗?”
刘书记将信将疑的问到:“最后结果咋样啊?”
“托党的福,这42个贫穷队全部完成了脱贫致富,各个都带了小红花,其中几个队长还激动的对我说‘为了帮助我们过上好日子,县委都把轿车卖了,要是俺们再干不好,还对得起县委吗?’”
听罢,刘书记高兴地对张钦礼竖起了大拇指:“好!你不坐四个轮子的车,骑两个轮子的车,让群众吃饱吃好,值!以后我的车你随便挤,就算我下车也得给你腾位置!”
结语
2004年5月7日,张钦礼在郑州与世长辞,按照张钦礼生前的意愿,他希望能将骨灰送回兰考县进行安葬,而令组织没有想到的是,张钦礼的骨灰一到兰考,数十万的群众自发涌上街头,为张钦礼送别。
原本半个小时的车程,足足开了4个小时,男女老少呼唤着张书记的名字,抱头痛哭:
“张书记回来了!我们的张书记终于回来了!”
张钦礼的碑林伫立在他曾经辛勤劳作的黄土大地之上,即便他去世了,他依然守护着兰考县成千上万的百姓,而他与焦裕禄,也被会兰考县的老百姓所永远铭记。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