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敬中国 崇敬中国园林文化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延安,中国革命圣地,双拥运动发祥地。“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呦,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这首经久传唱的信天游,描绘了延安时期军民亲、鱼水情的动人场景。
时空回溯到80年前的大西北,面对抗日战争期间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这片黄土地上,率先发起了“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的“双拥”运动。
一张张火红的历史文件在此时颁布——1943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1943年1月25日,八路军留守兵团发布了《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和《关于拥政爱民月的工作指示》……在毛主席的推动下,延安双拥运动的开展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铸就了坚固的钢铁长城,成了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一幕幕感人的生动场景在此刻上演——宝塔区史家沟村一位战士参军后,将家里的1孔窑洞和60余亩地捐赠给边区政府;延川县一个历经日伪军扫荡的山村,在部队经过时,群众拿出自家所有的粮食给战士……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支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80年鱼水情深,80年水乳交融,“双拥”的光荣传统,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创造,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溯源:一晚张湾子 三碗剁荞面
延安之西180公里,吴起县张湾子村,一座“双拥”主题雕塑矗立在村口——它描述的是中央红军到达张湾子村后,乡亲们主动把自家的面条拿给红军战士们吃,红军战士们也力所能及地帮乡亲们去干农活。
谈及“双拥”,延安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而吴起则是这本书最动人的序篇。作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第一站,吴起带给红军的第一份温暖,就得从这碗面讲起。
当时,刚刚结束长征的红军战士敲响了村民张廷杰的家门。淳朴的张廷杰夫妇听说队伍中有一位首长生病了、身体虚弱,就做了香喷喷的羊肉臊子剁荞面。
“中央红军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吴起后,革命斗志依然昂扬,但是身体已经疲惫不堪。根据地人民倾囊相助,筹集粮食、缝制棉衣、救治伤员,积极支持中央红军。”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凤林说。
当时张廷杰家里没有白面,只有荞麦面,爱人又找出了过中秋节攒下来、舍不得吃的碎羊肉和鸡蛋,为首长现做了三碗羊肉臊子剁荞面。毛主席吃完面后感慨:“一年喽,长征路上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陕北是个好地方呦!”
张廷杰的儿子张瑞生回忆,从小时候起,父亲就经常和他说起“三碗面”的故事。“只是那时虽然毛主席在家中窑洞里住了一夜,父亲却不知道眼前的首长是谁。直到近三十年后,才知道原来当年那位首长就是毛主席。”
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副书记刘忆对“双拥”工作在延安的兴起做了调查研究,在他看来,双拥工作有很久的历史渊源,“早在红军初创时期,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工农红军离不开工农群众的思想,要求军队爱护人民群众,苏区政府和人民支援红军、优待军属。”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开展了“拥护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活动。1937年12月,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抗日军人优待条例》,规定对抗日军人及家属实行优待:免纳边区一切捐税;住公房免缴租金;公家商店购货享受1%的减价优待;子弟读书免缴一切费用;因伤病休养,费用由公家供给,缺乏劳动力,由边区人民代耕等。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第二十五条庄严地将“优待抗日军人与工作人员之家属”写入。
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进一步提出“增进军队与人民的亲密团结”(第三条),“加强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的工作,彻底实施优抗条例,务使八路军及一切友军在边区的家属得到物质上的保障与精神上的安慰”(第四条),并于翌年1月由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联名签署施行。同期,总部设在延安的八路军留守兵团也开展了“拥护政府、爱护人民”活动,改善和密切了边区的军政军民关系,形成了军民团结、共御外侮的生动局面。
“由于陕甘宁边区较长时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和国民党当局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拥军观念在不少干部和群众中逐渐淡薄,片面考虑自身困难,对军队的支持援助相对减少,优抗工作也有所松懈,甚至被动应付和埋怨军队。军队方面也出现不尊重地方,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个别同志的军阀主义倾向、本位主义观念依然存在。”刘忆表示,为了增进军政民之间的团结,配合全党的延安整风运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和陕甘宁边区军政干部会议召开,军政民各方以整风的精神,进行公开的自我批评,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改进措施。
兴起:“军队人民的母亲”与24面锦旗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呀出了门,猪哇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一首《拥军花鼓》在革命根据地开唱。1943年,中共中央决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简称拥政爱民),党政机关、群众团体“拥护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简称拥军优抗)的运动。
当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决定》指出:“拥护军队是各级政府与全体人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1月15日《解放日报》上撰文《造成拥军热潮,增强拥军工作》,强调“军队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血肉相联而不可分开的”,同时确定1月25日至2月25日为边区拥军运动月。同时,驻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和政治部,也于1943年1月25日发布了《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和《关于拥政爱民月的工作指示》。
就这样,在军队和边区政府领导的倡导下,经过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规模空前的“双拥”运动率先在延安兴起,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运动便在陕甘宁边区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有片展区专为延安双拥而设。一面长69厘米,宽45厘米的特殊锦旗占据了视觉焦点,红底白字震撼地写着“军队人民的母亲”七个大字。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李元蓉介绍,这是后勤荣誉队敬赠拥军模范王补梅的锦旗。
1939年夏,八路军一二〇师荣誉队数十名伤残军人转移到神木县王家后坬村。王补梅和两个女儿每天采药看护伤病员,并把自家和邻居的窑洞腾出来,让伤病员住,把全部粮食拿出给伤病员吃。十几只鸡下的蛋,也都做了重伤员的滋补品,“为了方便用水,她家的锅灶一天也不熄火;看到谁衣服破了,赶忙上前缝补;为了把省下的粮食留给伤员,她们经常吃野菜”。伤员们深受感动,亲切地称王补梅为“妈妈”。
1941年秋,前方又送来七名伤员。炮兵连指导员龚秉权只剩一条腿,一进门就拉住王补梅说:“大娘,给我喝一口米汤吧!”说完就昏了过去。当时家里没有一粒米,地里的庄稼也未熟透。王补梅带着女儿到地里把成熟的谷穗剪了一筐,然后炕干,搓得一升多小米,熬了一大锅稀粥,给每个伤员端上一碗。临别时,伤员们齐声说:“妈妈,等革命胜利了再来看您!”
王补梅一直以各种身份,出现在红军队员身边,哨兵、护士长、厨师……她竭尽所能,为革命贡献力量。在“双拥”运动兴起后,王补梅因其拥军爱民的行为,成了典型人物。1944年12月,在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上,战斗英雄们一致提议,授予王补梅“军队妈妈”称号,于是,她被评为“特等拥军模范”。
就这样,共24面锦旗送到了王补梅家中。其中,晋绥军区后勤荣誉队赠送的“军队人民的母亲”锦旗,就是如今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的珍贵文物。
传承:宝塔山下,唱响最美信天游
延安市共有革命旧址445处,革命类纪念馆30座,馆藏革命文物4.3万余件。一处处革命旧址就是一本本双拥的生动教材。
距离延安城区45公里的南泥湾,稻田地里绿色盎然、充满生机,众多年轻人来此打卡、探寻。八十多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让“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延安南泥湾革命旧址管理处讲解员介绍,南泥湾驻军在“劳武结合”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军民和军政关系,时刻注意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关心群众利益,除帮助老百姓种地、锄草、收割之外,还经常下乡宣传,征求群众对军队的意见。1943年农历正月,在边区首次双拥运动月中,林伯渠率劳军团前往南泥湾慰问,充分肯定了三五九旅在双拥中所取得的成绩。从此,全边区大规模的双拥运动掀起了高潮。
不止在南泥湾,那时候,许多战士都会帮助老百姓开荒。为了坚决执行不吃老乡饭的指示,每去一人都带着一顿中午饭的小米,约半斤。老乡们一看大家都带着米,生气地说:“这是干什么?”坚决要战士们拿回去,可是谁也不往回拿。一位乡亲感动地说:“哪里见过这样的军队,帮人挖地,还自己带着米,我真的是没有钱,要是有钱,一定写一台戏来谢谢你们。”
同样的,人民群众也会赶着猪、牵着羊,抬着衬衣、鞋袜、毛巾、肥皂和铅笔、识字课本等各种各样的礼物,到部队联欢慰问。当敌情紧张时,各县组织担架队、运输队,随时准备开赴前线。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民众争相参军参战,入伍人数达5万余人,还有3万人参加基干自卫军,15万人参加普通自卫军,几乎每名妇女都加入了后方保障队伍。
刘忆表示,为促进双拥运动深入开展,1943年10月,在枣园的窑洞里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起草了《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指出:“各根据地党委及军政领导机关,应准备明年阴历正月普遍地、无例外地举行一次拥政爱民与拥军的广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以后应于每年正月普遍举行一次”。
从此之后,双拥运动推广到各抗日根据地,后来推广到各解放区,再后来双拥运动逐步形成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延安的双拥工作理论不断完善,内容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这座“全国双拥模范城”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延安爱国拥军协会创始人高树丽就是其中之一。40多年,40多本拥军日记,记录着高树丽拥军优抚工作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在社区、村组,还是在老红军、老八路的家里,总能看到她奔波的身影。在山顶几乎“与世隔绝”的雷达站,“高妈妈”经常上山和战士们拉家常,为他们带去温暖。“在我的余生中,尽一份微薄之力,献一份爱心,带领更多的人和我一起。”高树丽说。
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双拥运动发祥地,延安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健全党管武装述职、市委常委议军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军地联席会和党政领导走访慰问等制度,把双拥工作划入退役军人事务局,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党政军齐抓共管、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基层单位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背洼洼那红,我的哥哥当了红军……”入夜,漫步于延河畔,陕北信天游独具韵味的曲调与宝塔山上的灯光交相辉映,响亮歌声展现出的延安军民的双拥精神印记,依然如阳光般,照耀在壮丽的黄土地上。
馆长说——
延安精神,代代传承,永不过时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十三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成立于1950年7月1日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承担着宣传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光辉历程和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使命。
刘忆
延安十三年,一本厚重的、读不完的历史教科书
延河畔,浓缩了十三年红色风云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傲然矗立。
走进《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展,一个个史实、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全面系统展示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延安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
这十三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当地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作出了一系列伟大创举,孕育了延安精神;其次,这一时期,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中国共产党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再次,作为局部执政的试验田,陕甘宁边区为日后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具体来看,这十三年,党中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两次历史性转变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重大胜利;树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把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章程里;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使党从狭小的圈子里走出来,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大党。党在陕甘宁边区积累了一套执政为民的成功经验,领导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同样的,这十三年,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支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延安和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也铸就了辉煌。十三年波澜壮阔的延安岁月是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光辉篇章,是一本厚重的、读不完的历史教科书。
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延安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厅内,“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八个大字的两侧,写明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当中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集中概括、系统总结与完整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和长征精神等的延续和发展,同时,延安精神又是此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继承与发展的源泉,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
从伟大建党精神到延安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和牺牲精神,贯穿着党的艰辛探索奋斗历程,是党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永不过时。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我们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工作方法,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则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延安,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资源共享,开拓红色文化传承新途径
延安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依然是宝贵的精神滋养,依然可以提供无尽的鼓舞和力量,我们要续写好延安精神的时代华章。
为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延安革命纪念馆近年来坚持依托馆藏资源优势,不断开拓红色文化传承新途径。
目前,延安革命纪念馆馆藏文物3.6万件、历史照片1万余张、图书3万余册。我们组建有专业的宣教队伍,有专业的中共党史,特别是延安十三年史的研究队伍。可以说,纪念馆所有的内容、所有的服务、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展示和所有的宣传,都紧紧围绕我们的使命,就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
近年来,我们创新了不少宣传形式和宣传模式:一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观众进行互动教学,大力宣传延安精神,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二是组织人员大力收集整理关于延安精神的历史记载、查阅档案资料、寻访革命后代,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讨,不断丰富展览内容,让延安精神在新时期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三是通过开展宣教、讲座、流动展览、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让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入了解延安精神的深刻含义、了解延安十三年光辉历史,达到精神上塑人、知识上育人、素质上达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开拓红色文化传承新途径,是包括中共一大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内,所有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的共同任务和使命。近年来,两馆同仁们开展过多次合作和互动:去年,我们联手合作了《初心永驻 使命相继——建党精神 延安精神 红旗渠精神联展》,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为主题,运用160余块展板,50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和文献,129件珍贵文物,通过精神的时代传承展现中国精神的伟大力量;今年,我们响应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号召,拿出馆藏珍贵的一级文物,用40件(套)珍贵文物、展品以物证史,串联起中国共产党从上海诞生,披荆斩棘、一路向前的光辉历程。
今后,希望延安革命纪念馆与中共一大纪念馆进一步加强业务联系,推动资源共享、携起手来,为传承弘扬包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出革命纪念馆人更好的贡献。
(刘忆 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副书记)
馆长说——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这个7月,中共一大会址门前,观众的热情如同申城气温节节攀升——无数人纷至沓来,拍照留念,也步入石库门参观瞻仰、探寻感悟这一伟大的开端。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拉开帷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这一重大论断明确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也对我们提出更高要求:保护好、利用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时代命题。
薛峰
光荣之城
上海,一座光荣之城。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上海的缘由是多维的:地缘条件上来说,上海是近代中国经济重镇,生产力发达,交通便利,信息传递便捷;加之扮演着“西学输入中国的窗口”角色,出版业兴盛,提供了思想基础;工人阶级又相对集中,因而有了实践基础;辅以繁荣文化支撑,先进人士青睐,所以,上海成为党的诞生地,有其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从1921年到192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6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四大是在上海召开的。党的三大与五大分别在广州和武汉召开,会后不久,中共中央的领导机关便又迁回上海。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召开,会议期间,上海仍组建了留守中央,负责处理党的日常工作。
很多党史专家认为,中共中央在上海的这个时期,是中国革命从幼年走向成年的重要发展时期,亦是艰辛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关键阶段。
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在上海留下612处红色革命旧址及纪念场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也串联成为今天人们探究、理解、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载体和主线。
这些,是最好的红色课堂。以一大为例,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建立纪念馆对外开放。2021年6月,新建成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新馆与会址隔街而望,基本陈列“伟大的开端”厚重丰富,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帮助人们深刻体悟历久弥新的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自2021年开馆以来,共计接待观众超342万人次。
精神之源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伟大建党精神在时代发展过程中,随形势变化发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地制宜,产生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在当时当地引导人们行为的精神动力。
比如延安精神,诞生于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党在延安13年的革命实践中,党的组织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生动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发扬。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延安峥嵘岁月中的时代体现。
伟大建党精神是本源,延安精神传承和发展。比如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延安精神中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延安精神中体现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被视为延安精神的精髓;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延安精神中更多体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延安精神中体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去年年底,由中共一大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共同主办的“初心永驻 使命相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联展”分别在延安革命纪念地和红旗渠策展。500余张历史图片、文献,129件革命文物,全方位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实践中构建起的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三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风霜而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又如几天前闭幕的“精神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文物史料专题展”,我们联合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等25家场馆共同举办,以物证史,串联起中国共产党从上海诞生,精神代代相传,披荆斩棘、一路向前的光辉历程。
赶考之路
一百多年筚路蓝缕。
其间,一位位革命先驱,不仅刻画出具有伟大建党精神的共产党人群像,每一个个体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象展现。比如1929年8月30日,上海龙华,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4人英勇就义,“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伟大建党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肩头和心中继承弘扬。
伟大建党精神可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但精神内核始终统一并不断延续。时代洪流中,上海这座城市始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楫争先的拼搏奋斗,让光荣之城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当下的上海,正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开创人民城市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近年来,我们愈发感受到,党的百年奋斗史及其孕育的伟大建党精神,对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感召力与日俱增。我们能做的,是更好地创新形式,扩大声量,讲好党的创建故事。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基本展陈“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基础上,我们把文物送进校园,迄今已走进上海的50余所学校,直接影响学生近万人次;推出大型原创展“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截至今年7月,全国巡展已经举办图片展155场,车展37场……也做好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和阐述,“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揭牌,全力以赴打造伟大建党精神研究高地。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我们始终认为,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最好的方式,就是赓续精神,创造新的历史,走好赶考之路。
(薛峰 中央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
作者:赵征南 王宛艺
编辑:陈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