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4 唐朝 公元570唐朝年号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 其后,爵位传至李渊。还有一说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是其远祖,在当时李氏家族也是北魏关陇贵族集团的重要成员。 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和秦国名将李信等著名将军。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李耳。
李渊
隋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李渊宫居晋阳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唐朝(公元618–公元907年,21帝)就此开国。
此后数年,李渊次子李世民带兵统一全国,威胁到太子的地位。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消灭太子,李渊退位,登基之后缔造了著名的“贞观之治”。李世民书法学了一辈子王羲之,其书法上英俊雄迈,他首创了以行书入碑,存世的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屏风帖一批。看唐太宗的书法,能想到清朝王文治的评价说,帝王之书,行末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仿,就是他写字的那种气度,一般文化名家写不出来。李世民去世后,儿子李治登基,皇后武则天逐渐掌权。后来,67岁的武则天登基,做了15年皇帝,对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世民
武则天去世后,发生了多次宫廷政变,直到武则天的孙子李隆基彻底掌权之后,初唐结束,盛唐开始,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后期,安禄山起兵造反,席卷大半个唐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从李隆基登基一直到安史之乱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盛唐。安史之乱持续了十年,之后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现象,国力衰退,一直到唐文宗时期称为中唐。随之而来的农民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的根基,并使藩镇势力大增。907年三镇将领朱温篡唐,晚唐结束,唐朝就此灭亡。
玄装取经
唐朝这座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五代十国悄然而至。在这几十年里,统治者视生命如草芥,暴君迭出,饿殍遍野。唐朝时期繁华的都市沦为废墟,这是唐宋之间的一段大恶劣时期。
唐朝的历史还得从隋朝的大贵族李渊说起。话说在隋朝的时候,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他的皇后独孤氏有一个外甥,这个孩子就是李渊。李渊出身高门大户,除了有皇帝外甥这个身份之外,他出身的李家也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在隋朝影响力极大。所以在隋朝末年的时候,隋朝各地民变四起,各地豪强纷纷开始起兵造反。
李渊
当时,刚刚50多岁的李渊正在山西地区做官,手握一地军政大权,所以在隋朝彻底崩溃之后,李渊直接带着自己麾下的人千里奔袭,直扑长安,仅仅几个月之后就占领了整个长安,继而控制了整个关中。再之后,又过了半年多的时间,李渊正式称帝,唐朝就此开国。
而唐朝开国之后,接下来的任务自然就是统一天下了。但问题是,当时李渊已经称帝,不可能亲自率兵外出征战,而李渊本人又不可能允许下面的将军领兵,因为如果真的是某个将军带兵扫平了天下,那接下来李渊就该把整个国家交给人家了。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让自己的亲儿子去替自己打仗。当时李渊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以及小儿子李元吉。
李建成当时已经获封太子,自然不能出去打仗。小儿子李元吉太小,再加上之前也没学过怎么打仗,所以基本上只能干守家的工作,所以,外出打仗的任务自然就落到李世民头上。不过好在李世民确实比较能打,此后四年时间里,李世民先后击败了北方的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割据势力,唐朝在北方所有大规模的战争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等到李世民逐渐扫平了北方之后,身为皇帝的李渊开始逐渐忌惮李世民,限制李世民的兵权。所以,唐朝统一南方的时候,基本上就没用李世民,而是派出了另外一位绝世名将李靖。李靖也是最顶尖的名将,丝毫不逊色于李世民。所以,仅仅一年多以后,唐朝就基本平定了南方。随着唐朝平定南方,整个中原基本上就再次被统一了。但到了这个时候,一个新的小问题就出现了,之前北方的硬仗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的,这样一来,势必导致太子李建成的威望不如李世民。储君地位不稳,所以此后的两年里,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党开始积极争取太子之位,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也逐渐开始激化。最终,两年多以后,当双方彻底不死不休的时候,李世民终于下了死手,直接带人在皇宫外边的玄武门埋伏,干掉了自己的兄弟,然后逼迫李渊禅位给自己。
就这样,唐朝从李渊时代进入李世民的时代,虽然夺取皇位的手段不太正经,但是李世民做皇帝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李世民登基之后,唐朝开始迅速恢复国力,逐渐从隋末战乱当中恢复过来,开创了贞观之治。与此同时,李世民还大力发展唐朝的军事力量,开始逐渐对外扩张。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是皇帝了,无法再领兵作战,对外扩张的任务就落到另一位顶级战神李靖身上。
此后,十多年里,李靖平定了北方的西突厥以及西北的吐谷浑。李靖这两场战争基本上保证了此后上百年的时间里,唐朝北方再也没有大的威胁。打完这两场战争之后,唐朝就开始继续向东北的高句丽以及西域的西突厥方向扩张。不过这两个势力距离唐朝统治核心实在是太远,李世民在位的时候试着打了一下高句丽,虽然击败了高句丽,却没能将其彻底灭国。所以在这之后,唐朝开始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子,一方面继续稳步提升自身国力,一方面常年袭扰这些政权,不断削弱他们。如此,这个计划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李世民身体开始每况愈下,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所以接下来的十年当中,唐朝对外扩张的脚步开始放缓,直到李治登基之后,李治通过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件事,彻底打压老臣党,自己抓稳了大权之后,这才再次开始扩张。
而在李治在位时期,唐朝又出了一位超级猛人苏定方。在苏定方的带领下,唐朝先后灭掉西突厥和高句丽,同时又在白江口之战当中碾压了日本。等到这些仗都打完之后,唐朝已经灭掉了周围所有能灭的势力,高原上的吐蕃、草原上的突厥和回纥等部落,也都纷纷对唐朝表示臣服,接受唐朝的统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到了李治在位中期的时候,唐朝版图达到极盛期,但同时随着唐朝地盘越来越大,两个新的问题开始出现。
因为,唐朝地盘实在太大,唐朝需要在边境地区长时间驻军,原有的府兵制开始逐渐运转失灵。所以,从李治在位后期开始,此后的几十年里,唐朝高层开始不断在旧有军事上进行改革,边境既然需要长时间驻兵,那就派兵长时间驻守,边境运粮不方便,那就在边境直接屯田,唐朝人不愿意到边境当兵,那就招募边境胡人,后期战斗规模越来越大,那就让某个将军全权负责一个军队,为了方便这个将军打仗,又逐渐将财权和行政权交给了将军。就这样,随着不断改革,经过几代人之后,节度使和藩镇开始出现了。
另一个问题是,随着唐朝逐渐崛起,高原上的吐蕃政权也开始崛起。吐蕃崛起之后,唐朝虽然也曾尽力打压,但是后来在大飞川一战当中,唐朝因为内部斗争问题,导致一代名将薛仁贵最终败给了吐蕃。自此之后,唐朝就再也无法压制吐蕃,吐蕃也逐渐成了唐朝的劲敌,开始和唐朝争夺西域的控制权。当然,此时的唐朝正处于极盛时期,对于这些外患还不太在乎。不过到了李治晚年,随着武则天开始掌权,唐朝进入了长达30年的高层内斗阶段,唐朝历史的主线就开始逐渐从对外扩张变成了高层内斗。
李治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李治去世,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辅佐自己的儿子李显登基。李显登基之后,武则天为了自己能够掌权,又发动政变,废掉李显,改立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李旦做皇帝。此后的几年里,李旦基本成了傀儡,武则天则是全面抓权。终于到了公元690年的时候,武则天逼迫李旦禅位,自己登基,做了一代女皇。
武则天
有人说,武则天掌权的时候,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好,为什么怎么说,说几个故事。那个骆宾王写讨武曌檄,试看今日世界竟是谁家天下?骂的那个狠,武则天拿着文章一看,文笔不错,还能夸,多大的胸怀、心理。还有唐朝初期有一个这个诗人就觉得武则天太牛了,太羡慕了,暗恋,就开始给武则天写情书,写诗,结果还就传到武则天手里,武则天拿着,你看你诗写的不错,就是人长得太丑了,就这心胸。
唐朝出过这么一个明令禁止不允许搞这个吃喝玩乐,搞排场,结果有个官员家里老太太90大寿,顶着禁令,吃了,喝了,拿了,最后遭举报。就举报给武则天,你看武则天咋处理,这事儿就当没发生,等处理完政务了,大家都在这边儿没事儿了,才把这人找出来,武则天说,听说你老母亲过90大寿,你宴席摆的挺隆重的呀!那个官员,那顶风作案哇,当时就冒汗、哆嗦着,等着处理,结果武则天呢,说以后你交友要慎重,完事儿了。你看人家从这个角度去说。
武则天在位15年,在此期间,唐朝基本停止对外扩张,边疆地区开始出现叛乱。不过好在武则天手腕还是比较强的,最终还是将这些叛乱给镇压了下去。虽然地盘有点缩水,但整体还是基本保持了下来。
到了武则天在位后期,武则天琢磨一下,觉得自己去世之后还是传位给儿子比较合适,所以就听取狄仁杰等的建议,把之前废掉了李显叫了回来。李显回来之后,武则天开始逐渐沉迷享乐,宠信男宠,最终到了公元705年的时候,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几个大臣直接发动政变,干掉了那几个男宠,并且逼迫武则天禅位给李显。这场政变后世称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之后不到一年,武则天便病逝了,同时李显顺利登基。但是李显登基之后没过几年,就被自己的媳妇韦氏干掉了,然后韦皇后拥立李显的小儿子,企图做第二个武则天。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合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再次发动政变,干掉了韦后。再之后,李旦登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又开始内斗,为了平息儿子和妹妹的内斗,李旦不得不主动禅位,但是依然没有效果。最终李隆基登基之后,抢先发动政变,干掉了太平公主,直到这个时候,李隆基全面掌权,这才彻底结束了唐朝数十年的高层内斗。
李隆基
而随着李隆基彻底掌权,接下来历史就进入著名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 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之前几十年当中,唐朝高层虽然一直内斗,但国家中下层其实没多大影响,百姓一直都生活的不错,国力也很强,所以唐玄宗掌权之后,带领唐朝继续发展,再次压服了周围的几个政权,就连高原上的吐蕃也被唐玄宗彻底压制住了。当然,在此期间,唐玄宗也再次面对了旧有兵制崩溃的问题,所以唐玄宗不得不全面进行改革,在之前几任皇帝的改革之上,彻底完善了军政和军队体制,同时为了降低军队对财政的压迫,不得不裁撤唐朝的军队,将精锐军队都部署到边境地区。所以最终到了唐玄宗在位中期的时候,唐朝就出现了国内空虚,精锐军队都在边境,被几个节度使全面控制的局面。这种局面形成之后,接下来安史之乱的发生似乎就水到渠成了。
唐玄宗李隆基算是大书法家,其行书鶺鴒颂目前被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316行,尺幅很大,宋朝的这个黄庭坚说玄宗书斑斑有祖父之风。
郭子仪
公元755年,安禄山正式反叛,此后叛军很快席卷北方,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临危受命,开始组织军队反击。此后,李亨在麾下将领的推荐下登基做了皇帝,这就是唐肃宗。至于唐玄宗,做了太上皇。此后的八年当中,唐朝靠着雄厚的家底,最后还是很艰难的将安史之乱镇压了下去。但同时,为了镇压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大量扶持地方节度使,同时对叛军那边的几个节度使进行招降,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政策,直到八年之后,安史之乱被彻底镇压。
李亨
但这场叛乱不但彻底让唐朝由盛转衰,同时也留下了藩镇割据这个巨大的隐患。另外,就在安史之乱被彻底镇压的同时,唐玄宗和唐肃宗这对父子在同一年去世了。唐肃宗去世后,他的儿子李豫继承了皇位,史称唐代宗。随着唐代宗登基,安史之乱也被彻底镇压,唐朝历史就此进入了中唐和晚唐阶段。也正是从唐代宗登基开始,后面的唐朝历史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
其实,唐代宗之后接下来的中唐时期,可以用代德顺宪穆,敬文武宣懿这十位皇帝的庙号来概括。首先,唐代宗时期,随着安史之乱被平定,唐太宗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废除藩镇,而是解决吐蕃和回纥的进攻。同时,防止麾下重要将领叛乱。就这样,唐代宗在位期间击退了外敌的进攻,重用郭子仪,平定了吐固怀恩叛乱。客观来说,唐代宗所做的工作已经很多了,至于藩镇的问题,在唐代宗在位的时候还不是太突出,而且重要性也要相对落后。最关键的是,想要解决外敌,唐代宗还是得依靠下面的节度使们。
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之后,接下来即位的唐德宗,则是第一次真正面对藩镇的问题。到了唐德宗时代,当年安史之乱起来的那一批节度使,基本上就都到了人生暮年,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位置能由自己的孩子世袭。对此,唐德宗自然是不可能允许,直接拒绝了,但唐德宗这一拒绝,下面的节度使自然不干了。那些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可不是好惹的,尤其是几位幽州地区的节度使,他们原本都是安禄山那边的人,当年只不过是被唐朝拉拢,所以才投降,后来也保持高度自治,所以在这之后,这帮节度使直接开始造反了。这场叛乱后世史称奉天之难。虽然没有安史之乱这么有名,但对唐朝的冲击其实并不次于安史之乱,最惨的时候,唐德宗甚至连长安都丢掉了。
不过好在当时唐朝家底确实还比较厚,确实最终还是平定了这些叛乱。但是,唐德宗能够平定叛乱,主要还是因为唐朝与其余藩镇妥协,进一步承认了某些节度使的独立性。786年,历时五年之久的二帝四王之乱被唐德宗平定,经过唐德宗的平判之后,几个最大的节度使虽然被打掉了,外部的吐蕃也被击退了。但是,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地方藩镇整体更加独立了。而接下来等到805年,在位27年的唐德宗李适(kuò)病逝,享年64岁。同年,其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唐德宗去世之后,藩镇影响力更是达到了顶点。
李诵
806年,新即位的唐顺宗刚刚表现出想要削藩的意思,任用王淑文等人变法,就遭到宦官集团和地方节度使的联手抵制。最后没办法,唐顺宗仅仅在位200天之后,就不得不禅位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唐宪宗李纯。同年,当了半年太上皇的李宋离奇去世,终年45岁。
唐宪宗虽然是幼年登基,但本人却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唐宪宗成年之后,很快就利用自己的手腕彻底掌握了中央大权。而唐宪宗掌权之后,在解决地方藩制之前,则是开始先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之前,三位唐朝皇帝都没能解决地方藩镇的问题,反倒是越削越强,地方节度使越来越独立呢?对此,唐宪宗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因为之前几位的唐朝皇帝在打藩镇的时候,都是扶持另外一批藩镇,这主要是因为旧有的府兵制已经彻底垮了。在唐朝的现有制度下,之前几位唐朝皇帝不得不这样做,扶持一批藩镇,打倒原有的藩镇,而被扶持起来的藩镇又会继续扩大,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唐宪宗就想到一个新的办法,既然扶持藩镇不行,那干脆就建立一支强大的中央军队。正是基于这个思路,唐宪宗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中央军队神策军。807年,唐宪宗采纳宰相杜皇裳之意,靠着强大的中央军队的支持,很快唐宪宗就彻底打垮了下面节度使中几个最强的几人。而唐宪宗也得以就此收回地方节度使手里的财权和人事权,全国藩镇在名义上都仆从中央,唐王朝归于一统。到了这一步,唐宪宗的削藩工作其实已经进行了一大半。而到了这个时候,唐朝也出现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地方节度使基本被打服,外部敌人也被彻底击退。
但是在之后,当触及到藩镇根本的时候,唐宪宗发现自己已经没办法进行下去了。当时的唐宪宗有能力动下面的节度使,却没办法动那些藩镇老兵。因为如果大面积裁撤藩镇,势必会导致这些职业士兵失业,如果继续养着他们,唐朝国家财政就会支撑不住,而如果遣散他们,这些职业士兵就会开始捣乱,很容易把唐朝搞崩溃了。
说到底,唐宪宗没法解决藩政问题的原因在于,他无法解决这些退伍老兵的再就业问题,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保持藩镇。但是中央用强大的中央军以及财权和人事权控制这些地方藩镇。与此同时,在唐宪宗晚年的时候,还有一个新的问题开始出现,那支强大的神策军到底该由谁来控制?对此,唐宪宗连儿子都不敢信任,毕竟这种军队如果交给他人的话,马上就改朝换代了,所以最终唐宪宗就只能把神策军的指挥权交给下面的宦官。所以,从唐宪宗开始,唐朝就呈现出了一个新的局面,中央和地方节度使相互平衡,而中央的宦官因为手握兵权,又可以操控甚至架空皇帝。就这样,唐朝中后期的宦官和藩制问题都彻底固化了。
李德裕
唐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李两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唐宪宗在位15年,因皇位继承问题被宦官杀害,时年43岁。
同年,宦官王守澄拥立太子李恒为帝,是为唐穆宗。接下来的唐穆宗以及敬文武宣懿这六位皇帝,主要工作基本上就是玩平衡了。
李恒
824年,在位四年的唐穆宗因服用长生丹药去世,时年30岁。同年,长子李湛即位,是为唐敬宗。唐敬宗在位期间不理朝政,整日玩乐,使朝政日益腐败。826年,在位两年的唐敬宗李湛被宦官刘克明所杀,年仅17岁。
李湛
同年,宦官王守澄指挥神策军杀死刘克明,拥立唐穆宗的四子李昂为帝,是为唐文宗。835年,唐文宗因不甘心被宦官控制和大臣策划,诛杀宦官,以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利,但被宦官头目仇世良发觉,仇世良指挥神策军将朝廷重要官员杀死专权,史称甘露之变。
李昂
840年,在位14年的唐文宗李昂在大明宫抑郁病死,时年32岁。同年,宦官仇世良拥立唐武宗的第五子李炎即位,是为唐武宗。唐武宗在位期间,由于朝廷派系林立,宦官仇世良只好让唐武宗亲自处理朝政。唐武宗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史称”会昌中兴”。
842年,仇世良煽动神策军哗变,被唐武宗与李德裕联手挫败,仇世良被剥夺了军权,宦官的权力被削弱。
仇世良
845年,由于寺院泛滥,唐武宗下令拆毁佛寺,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灭佛合称“三武之厄”,这就是“三武一宗”的第三“武”了。
唐宣宗
846年,在位六年的唐武宗因长期服食长生丹药,驾崩于长安大明宫,年仅33岁。同年,唐武宗的叔叔李忱在宦官马元贽的扶持之下即位,是为唐宣宗。唐宣宗在位期间,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种种社会问题,使唐朝国事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史称大中之治。
李漼
859年,在位13年的唐宣宗李忱因服用丹药过度而去世,享年50岁。同年,唐宣宗的长子李漼在宦官王宗实的拥立下即位,是为唐懿宗。唐懿宗李漼洞晓音律,统治后期,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任人不能、任相不明(唐懿宗在位期间,一共任用了21位宰相)、导致浙东、安南、徐州、四川相继发生动乱),内部政治腐败、迎奉佛骨(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之一就是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刚经》,今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重用宦官,导致国内民不聊生,丧失了宣宗时期的成果。
859年,发生以裘甫为首领的农民起义,揭开了推翻唐王朝农民战争的序幕。873年,在位14年的唐懿宗李漼在咸宁殿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41岁。同年,宦官刘行深、田令孜等人拥立唐懿宗的第五子李儇为帝,是为唐僖宗。
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的局势一直走下坡。特别是唐懿宗在位后期的时候,一个新的情况开始出现了,这个新的情况就是农民起义。唐懿宗在位的时候,唐朝已经开国200多年了,土地兼并问题极为严重,所以到了唐懿宗在位的时候,底层百姓没了活路,自然就只能开始农民起义了。
875年爆发了王仙芝起义。878年,爆发了黄巢之乱。黄巢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动摇了唐朝的统治。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宰相又与宦官争权不断,随着农民起义爆发,农民军作为第四方势力加入唐朝权力的争夺,之前维持了上百年的平衡就被彻底打破了,首先地方节度使彻底摆脱了中央的束缚,开始彻底独立。甚至比安史之乱那会独立性还要更强。而唐朝中央军被灭了之后,宦官就没了生存的根基,所以到了唐朝末年的时候,宦官问题终于被解决了,但是同时,唐朝中央也彻底垮了。
黄巢起义后,唐僖宗在唐末的动乱中死去,胞弟唐昭宗继位,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全忠入宫尽诛宦官。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杀害于后宫。905年,朱全忠大肆铲除朝官,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但同时因为朱温本人也没有统一天下,其他地方节度使依然强大,所以唐朝灭亡之后,进入五代十国阶段。
纵观唐朝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唐朝中后期之所以没有存在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唐朝前期太猛。如果和其他朝代纵向对比,唐朝中后期其实只能算是很正常。纵观唐朝历史唐朝中后期,唐穆宗以及敬文武宣懿这六位皇帝如果能在宦官和藩镇之间玩好这个平衡。比如,唐武宗和唐宣宗玩的好,就是一代明君。如果玩的不好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皇帝被架空,甚至直接被宦官干掉的情况,但同时宦官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就算干掉了皇帝也没法自立为帝,最多只能再拥立一个李家人而已,日后还是难免会被清算。如此,在这种诡异的平衡下,唐朝又撑了近百年时间。接下来的唐昭宗和唐哀宗基本上就被彻底架空,尤其是唐哀帝更是成了地方节度使朱温手里的傀儡,到了这个时候,唐朝已经再也没有任何希望了,这就是唐朝历史的真相。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隋朝的皇室和统治中心都是来自于关陇集团,这也是一种贵族的政治。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之后,非常清楚地意识到,魏晋南北朝400多年来正是而是由于这些贵族统治了中国,而贵族的父辈传承制度更是让他们在当地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要想完全切断地方的权力和网络,就必须要改变对人才的要求。
隋唐之前,官吏的选拔通常采取察举制,即由地方官员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进行考察和遴选。隋文帝杨坚登基之后,就开始实行科举制。所谓的科举制,正如今日全国统一的考卷标准以及批改试卷的权利都在中央,这等于是切断了地方贵族的权利。
隋朝覆灭后,唐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并将其作为主要的选拔体制。这些人都是经过层层考核才被提拔起来的,比起那些曾经的贵族,他们的服从程度要高得多。而且让原本出身寒门却又有才华的人都可以进朝为官,这不但提升了官员的管理能力,而且还打开了一个新的晋升渠道,稳定了整个社会,一箭双雕。通过科举制,唐代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动资源,统一开展行动,也慢慢走向了强盛。
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 在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 。
曲辕犁
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并允许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出现万国来朝局面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成为开放国际文化。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 ,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灭亡原因,一、边患不断,如安史之乱,安南叛乱,吐蕃人入侵。二、宦官专权,党争内耗严重。三、常年战乱,藩镇割据,自立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