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卫员景希珍对自己军衔不满,跟彭老总提意见,彭老总:你是对的
1953年,在中央的命令下,彭德怀开始专注于处理军衔评定的事宜。这期间很多人因为诸多事宜为此提出不同建议,但最让彭德怀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警卫员景希珍也是其中之一。
景希珍对自己的军衔评级很不满意,为此还闹起了情绪,甚至都跟彭德怀顶了起来。彭德怀向来都十分反感别人争权夺权,所以便教训了景希珍一顿,但在得知真正原因之后,他却郑重的向景希珍道歉,并且承认他是对的。
这就不免让人好奇,彭德怀为何会一反常态支持景希珍?两人之间又曾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彭德怀
彭总不为名利争长短,亲侄子也不能例外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终于结束,而经此一役后,国家便决定恢复实行军衔制,很快评定军衔这一重任便落到了国防部长彭德怀的身上。
彭德怀并不喜欢追名逐利,也不在意能有多高的官职,所以针对于自己的军衔评定问题,他曾多次向人表示过:“我这个人并不需要这个牌牌,我也够不上什么元帅,如果要评的话,也很难说评个什么‘将’是合适的”。
除了这点以外,彭德怀也不喜欢看到别人为这些外在的东西争来争去,像当初得知自己的侄子彭启超被评定为上尉军衔,他并没有表现的有多开心,而为了不让别人说他搞特殊,彭德怀就提议把彭启超的评级降一级。
彭德怀
他认为,干部子弟都该带好这个头才是,事后侄子也没有再提出什么异议。结果很快,这件事又轮到了警卫员景希珍身上。
景希珍在1950年才被调任到了彭德怀身边做事,当时得知自己是要去跟随大名鼎鼎的彭德怀工作,景希珍心中很是激动,他一直都记得自己见到彭德怀的第一面是什么样子,浓眉、厚嘴唇、表情严肃,似乎一直是不苟言笑。
但实际上与彭总交谈之后,他才知道对方待人很是和蔼亲切,而相处的时间久了,景希珍就更加被彭德怀的魅力所折服。
彭德怀与景希珍
警卫员不满军衔发脾气,彭德怀出面教训疏导
彭德怀对于自己身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也很是满意,他觉得景希珍性格老实,态度也很是认真,即使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多次遇险,也能将自己的工作做的很好,是一个称职的警卫员。
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谈到评定军衔这件事时,这个“老实人”竟然难得地发了大脾气。
当时的景希珍对于自己的评级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却遭到了对方误会,当下他也顾不上是在公开的场合,直接就跟上级吵了起来,还搞出了非常大的动静。周围的人听到后都纷纷开始议论,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彭德怀的耳朵里,这下可把他这当上司的给气得不轻。
彭德怀向来就看不惯这一点,所以他立即把景希珍给叫了过来,严厉地批评道:“肩膀上多一朵花两朵花的,有什么可争的?哪里好意思去争?”
彭德怀
看到景希珍没回答自己,彭德怀又继续平心静气地跟他解释说:“小景,在革命道路上有多少好同志倒下去后,还要把自己脚上的鞋子脱下来,留给活着的同志让他们继续革命,可活着的同志现在还要争军衔,难道不觉得羞愧脸红吗?”
景希珍觉得彭总的话虽然很在理,但自己都还没有开口解释,怎么就这么被下定论了呢?他直接跟彭德怀顶了几句:“彭总,您根本就没有把事情的真实情况弄清楚,就对着我发火,不是我争军衔,是他们把我的情况搞错了!”
彭德怀心想,难道还真是自己错怪了他不成?而在听到景希珍向自己解释了一遍来龙去脉之后,他又派人赶紧去调查了一下真实的情况,这下才终于明白,原来真的是当时的主任弄错了情况,他以为景希珍来这里之前是班长,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
景希珍于在1946年加入革命,次年在山西吕梁九分区担任了56团的班长,后来又已经凭借着赫赫战功升任为了排长,紧接着又当了半年的见习侦察参谋。直到1949年,景希珍才被调入了国防部办公厅,然后有机会去到了彭德怀身边当警卫员。
景希珍
所以总得来说,是别人没有搞清楚景希珍的过往历史,并不是他想要争军衔,这种事情不能随便下定论,景希珍很珍惜自己在作战时期的一点一滴和每一项功绩,到了评定军衔的时候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真相终于搞清楚,彭德怀也知道是自己错怪了景希珍,于是便语重心长地对着他说:“争那个东西是要批评的,但合理的意见要听,该解决的要解决。一定要参照你来时的级别评定军衔,这不是多一个花少一个花的问题,是如实承认一位同志历史的大问题!”
彭德怀虽然不喜欢看到别人为了争军衔闹得很不好看,但每一位同志的过往历史,也绝对不可以被搞错,而且现在他负责管的就是军衔评定的事情,就更加应该从客观实际考虑,要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话,岂不是要让那些立过功绩的同志受委屈?
事后彭德怀郑重地向景希珍道歉,表示他是对的,而景希珍也理解彭总的用意,也就没有再纠结这件事。再说两人以上下级的身份相处了几年了,他早就了解到彭总性格刚正不阿很有原则,他不喜欢摆架子,对于百姓们所受的苦也很能感同身受。
景希珍
一次,景希珍的父亲大老远的从农村来到了北京,想要看看自己的儿子,景希珍当时有些难为情,就直接把父亲给安排到了招待所。
后来彭德怀不知从何处得知了这件事,就直接把景希珍叫来问他:“听说你父亲来了,怎么不接他进来?”景希珍回答:“接他过来干嘛?”彭德怀盯着他说:“他儿子在这上班,他难道不能来这里吗?”
景希珍解释说父亲是农村来的,结果话一说完,彭德怀就生气地批评他:“你是哪里来的?你知道我是哪里来的吗?不都是农村来的,过去都是种田的,我们是农民抬着进城的啊,你难道忘了本?”
说完彭德怀就下令让景希珍开自己的车把父亲给接了过来,当天晚上还陪着这位老人吃了饭,两人在饭桌上聊了很久,而彼时的景父还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彭德怀,嘴里的话一直不间断。事后得知真相,景父便告知自己的儿子:“你可要尽心尽力护着他,千万不能出差错!”
彭德怀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景希珍全都看在眼里,对于彭德怀也打心眼里更加的钦佩,往后他也时刻记着父亲的话,全心全意的留在彭德怀身边为他工作护他周全。
既是上下级也是朋友,与彭总难忘的革命友情
1959年,彭德怀将住处搬到了北京郊区的挂甲屯吴家花园,在离开之前,他曾告知陪伴了自己多年的景希珍和秘书綦魁英等人,还是离开自己为好,以免将来影响上级提拔他们。
但是景希珍几人却表示坚决不会离开,他们要永远地追随老首长,彭德怀心中感到很是欣慰,此后几人就继续住在一起生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彭德怀一直在尝试种田,在快要收获的时候,他就守在旁边不让鸟儿过来偷食。期间彭德怀也交了很多的农民朋友,每次播放电影的时候,他们就坐在一条凳子上紧挨着聊天,下了大暴雨的时候,彭德怀就打赤脚趟着水过去探望。
彭德怀的心时刻都跟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而群众也对他十分信任,知道这位老首长没有什么架子,往后无论是男女老少都会来串门,谁家有了矛盾吵了架,也都来找彭总解决。
彭德怀与家人在吴家花园
有回一位妇女的孩子生病了,也要来找彭总看,景希珍立即向她解释说彭总不是医生,但这位妇女却还是坚持说:“让好人摸脉没有坏处!”往后每每回忆起这些事情,景希珍都觉得很开心,因为那时彭总家的小院里确实很热闹。
1965年,景希珍跟随着彭德怀去往了四川成都工作,次年,一场浩劫便迅速来临,彭德怀不得已要坐上火车回北京。
而作为警卫员的景希珍和秘书等人,因为担心老首长,便挤上了火车一路跟随,彭德怀一回头就看到了那几张熟悉的面孔,眼中瞬间噙满了泪水。
此后的几年间,彭德怀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各自有了去处,而景希珍也被调任到了四川工作,不久后又担任了资阳县人民武装部的助理员和政委等职位,在此期间,景希珍的心中时刻都装着彭老总。
彭德怀
一直到1978年12月,中央提出要给彭德怀举办追悼会,景希珍得知后便立即准备坐飞机和綦魁英一起去北京,结果两人刚一出门,一位省级干事就拦住了他们,声称中央军委要两人去把彭总的骨灰给带回北京。
景希珍当下就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自从跟彭老总分开之后,他就一直在四川工作,却从来都不知道老首长的骨灰就放在这里,如果早知道的话,他必然会常常过去祭拜。
彼时的景希珍早已泪流满面,但一想到时间不等人,他便赶紧坐车去往了成都军区,在仔细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他便郑重的把骨灰盒接了过来,没想到多年后再与老首长相见,却已是阴阳相隔。
12月22日下午六时,景希珍和綦魁英一起坐飞机抵达了北京西苑机场,而机舱一打开,两人便抱着彭德怀骨灰盒走了出来,此时外面的迎接队伍早已是哭声一片。12月24日,中共中央正式为彭德怀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仪式结束之后,他的骨灰便被放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看到彭老总的英魂在外漂泊了4年之久,如今终于可以回来了,景希珍的心中也不由得感慨万千。
他在彭德怀身边待了16年,与其分开了12年,但仍然清晰地记得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记得他怎么手把手地教自己学文化,也记得他与众位革命同志之间的友情,无论是过去多少年,每每想起与彭老总之间相处的细节,景希珍心中总是十分感动。
1979年,景希珍被调回了北京,先后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检察院的副检察长和总参,十年后正式离休。
在这之后,景希珍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整理撰写跟彭德怀相关的回忆录和材料上,期间还得过间歇性失语,子女发现后立即把他送去医院治疗,但是等恢复好之后,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讲述完彭德怀生前的事迹,以免时间来不及。
景希珍生前曾说过,他想要在天堂继续陪伴着彭老总,所以等到他去世之后,儿女就把他年轻时与彭德怀的合照放在了遗照旁边,此后两人的革命友谊将会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