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创业典范:陈建华从泥瓦匠到恒力集团董事长的华丽蜕变
13岁辍学打工,做5年瓦泥匠;23岁就已经攒了200万积蓄;2017年以290亿财富排名第57位;他的企业年收入突破3000亿元,远超万科、恒大、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他就是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
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是土生土长的江苏吴江人,从小耳濡目染苏南文化的陈建华一直立志成为祖辈那样的经商奇才,正是受益于苏南人勤奋钻研的性格特点,白手起家的陈建华一步步取得今天的成功。陈建华出生的苏州吴江盛泽镇自古以来就以发达的纺织业闻名全国,陈建华出生在这样的地方,从小就对纺织行业情有独钟。凭借着聪明勤劳以及对行业的了解,陈建华走南闯北,经营着化纤、白厂丝的买卖,为自己后来的事业积累了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建华听说南麻镇办集体织造厂要卖掉,陈建华觉得是一个机会,借债369万元认购了该厂,并将其改名为吴江化纤织造厂,那一年是1994年,当时的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仅23岁。
恒力集团除了继续坚持发展化纤织造业之外,还着力建设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其中2015年投产的PTA项目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PTA生产基地。如果正在建设的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后,恒力集团将形成原油—芳烃—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PET)—民用丝及工业丝—织造”的完整产业链。届时恒力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将会取得跨越式的增长。
打工仔决定创业
1971年,陈建华苏州人,因为家里贫穷,13岁就辍学打工,在建筑工地上做一名泥瓦匠,一直到18岁,陈建华都觉得自己顶多做一个包工头,不会再有大成就,一次意外事故却歪打正着,激发了他的商业天赋。
一次出工,他从高脚架上摔下,因为骨折卧床数月,还落下了病根。就这样他不能再干体力强度极大的泥瓦活。一没上过几天学,二没攒几个钱,陈建华一时间找不到好的工作,最后不得已,他便开始骑着破旧的二八自行车,经营化纤、白厂丝的买卖。
走南闯北行商,从不赚几个钱,到日见盈余,被迫从商的经历,似乎“激活”了陈建华的商业天赋,5年的时间,他的小生意越做越大,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已经攒下了200余万的积蓄。那个年代,成为万元户就已经是一件了很让人得意的事了,脱贫后的陈建华却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他要创办一家自己的企业。
199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建华发现了一家因亏损严重准备出售制造厂,他立即决定要把它买下来,作为自己创业的第一步,虽然过程不是很顺利,但最终结果达到了!
经过谈判,他搭上自己的积蓄,又借债百万。23岁的陈建华以369万元买下了织造厂,并将其更名为吴江化纤织造厂,这是吴江地区第一家全股民营企业,陈建华算是吃了一回螃蟹。
从濒临倒闭到变成印钞机
然而陈建华没有料到,工厂的员工对他这个年轻老板极不信任。一夜之间,员工全部走光,只剩下老门卫和保卫科长。他赶忙四处找离开的员工了解情况,这才得知:原先工厂存在多种弊病,员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意见,始终得不到重视。
工厂的业绩很差,濒临倒闭,工资总是拖到年底才结算。因此,工厂转手后,员工们觉得看不到希望,纷纷离开。
了解到情况,陈建华立即烧了“三把火”:一是借钱补发全部拖欠的工资,并且定下规矩,每月15号按时发工资;二是出台“三不”原则:不担保、不欠债、不进亲戚朋友,杜绝三角债及管理上的弊端;三是紧抓原料进口和产品销售两道关,减少脱产管理人员的数量,避免工厂内部腐败的现象。
工资让员工们回到工厂,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新式制度则激发了大家的热情,这家1年前还濒临倒闭的企业,枯木回春。1995年,织造厂盈利1000多万元,1996年,盈利翻倍至2700多万。
织造厂的崛起和陈建华的“大胆”息息相关。他说:那个年代,个体户经营很困难,通水通电都是很大的制约,随时都是“夹缝求生”的状态,这迫使企业主不断“进化”,创新求变,洞悉市场风向。
收购吴江化纤厂的第一个月,陈建华就淘汰了原有的梭织机,借钱引进了1200锭网络车。后来,他去浙江考察,发现同行比他还要先进——浙江纺织厂使用无梭织机,每个员工能看管10多台机器,每天能织布400米;而他的员工只能看管2台机器,一天只织40米。回来后,他立刻购置了88台无梭织机中的喷水织机,引进韩国产整浆并1套,新建了三分厂和宏建分厂。
此后的时间里,陈建华不断将赚到的钱投入到设备升级改造之中。在人人自危的亚洲金融危机里,纺织行业的利润急剧下降,不少企业相继倒闭,陈建华的企业也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打击。
但他觉得:只要人还要穿衣服,布就不会没有需求。于是,他不仅没有收缩战线,反而逢低吸纳,拿出近乎全部身家引进了500台国际先进的喷水织机。
1年后,陈建华赌赢了。纺织业复苏之际,利润大升,世界各地的订单纷至而来。竞争对手们刚从寒冬走出,产能不足,吴江织造厂的逾千台机器,则像印钞机一样,24小时产生着庞大利润。
手握钞票,陈建华继续滚雪球,一方面,他继续投入于织造设备,2003年时,织造厂已经拥有3000台无梭织机;另一方面,他开始拓展产业链。2002年,陈建华创立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从德国和日本进口设备,涤纶产品生产能力达35万吨。不久后,在多元业务的基础上,陈建华正式创立恒力集团。
十余年间,陈建华几乎以一己之力带动了盛泽纺织行业的振兴与繁盛,使其重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盛景。
受制于人必然无法发展
头顶光环的恒力,不断接到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订单。但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
最大的挑战并非客户,而来自上游:国外供应商凭借垄断地位,一再提高原料价格,只能任由他们摆布;国内的原料质量又不过关,生产过程经常因断丝而停产。
“如果不掌握上游原料,势必受制于人,无法持续发展。”
不服输的陈建华决定,自己生产。
2002年,经过周密考察,恒力投资32亿元,兴建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开始了从织造向化纤的跃进。
当时,浙江有不少化纤企业,一直不敢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敢闯敢试的陈建华不受拘束。在他看来,别人没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我们去做了,或者我们先一步做了,就是成功。
于是,当年恒力就从德国吉玛公司引进两套聚酯生产设备,配套120台DTY高速加弹机。
凭借这批设备,恒力迅速跻身全国化纤行业前列。
猛虎过冬
2008年,高度依赖进出口贸易的纺织行业再度陷入萧条。陈建华对团队说:猫在冬天也要缩在洞里取暖,但它和蛇不一样,蛇是沉睡,猫却始终注视着外面。企业要过“猫冬”,不能过“蛇冬”。全球金融危机是对行业的一次洗牌,全球产业技术在变革、国家产业结构在调整,这是一次历史的机遇。
于是,从2008年起,陈建华不断斥资拓展产业链。他不仅在苏州上马了20万吨工业丝、60万吨化纤聚酯项目。还南征北战,在宿迁、大连、南通、营口等地相继投建项目。
过程中,他相继缔造了全球最大的工业丝的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PTA工厂,刷新了德国、韩国、日本等多项设备工艺与投资规模的纪录。每到 一个地方,陈建华的投资数额都超过百亿,每投资一个项目,他就要做到全球最大。
短短的数年间,过“猫冬”的恒力出洞便成了猛虎,集团形成了从石化产业到聚酯化纤、长丝织造和高端纺机的完整产业链,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
冬去春来之际,恒力又成了长足了膘的“肥虎”,每个链条中都获得了傲人的利润,在2012年的又一轮危机中,集团出口额逆势增长近20%,年销售收入近1000亿元。手握充足资本,陈建华又相继布局地产、热电、金融、机械、贸易、酒店等多个产业,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领军力量。同时,集团还利用资本,延伸进入物流、航空领域,加快对海外市场的扩展。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来,在“什么时代做什么事”的恒力时代观精神的指引下,产业链不断延伸,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恒力速度
九年前,当陈建华第一次踏上长兴岛,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喝水要靠自己打井。
彼时,恒力已是国内化纤巨头,涤纶长丝的产能稳居全球第一。而陈建华也被誉为“中国的化纤巨子”。
但这位化纤巨子却有一个心头大患:生产聚酯纤维需要大量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而后者的定价权掌控在他人之手。
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不服输的陈建华决定:向上游石化产业挺进!
数十年来,大型石化行业一直是国企的自留地。民企掌门人陈建华的这个决定,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
但他却带领恒力,创下了令业界称奇的速度:2年建成当时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
2019年大年初一,他风尘仆仆赶到建设工地,勉励工人们:“要多想办法、多出点子,克服东北冬季的严寒天气,啃下硬骨头,挑起达产重担子。”
天道酬勤,好在一切顺利。
继2018年12月如期试产后,2019年3月24日,该项目打通了生产全流程。
这意味着,每年将有450万吨的PX通过管道,直供恒力PTA工厂。在此之前,全国PX年产量只有1300万吨。
仅此一个项目,就使我国PX总产能提高30%以上!
19个月的建设周期,也刷新了全球石化行业的最快纪录。5月17日,在项目全面投产仪式上,陈建华抑制不住兴奋:“我们不辱使命……创造了不负历史、无愧时代、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奇迹!”
150年多前,德国商人弗雷德里奇·恩格尔霍恩从不起眼的纺织染料做起,一举孕育出日后享誉世界的化工帝国——巴斯夫。
15年前,还在传统织造业打拼的陈建华透露,来年力争将恒力的销售额做到100亿。
而今,从一匹布做到一滴油的恒力,已将这一数字改写为3700亿。而随着长兴岛项目的全面投产,更有望飙升至6000亿。一个横跨织造、化纤、石化等行业的商业航母已初具规模。
但陈建华与时代的搏击不会停止。就在一年前,恒力与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签署了原油供应的长期合约。
这让恒力的发展,有了更充足的后劲。
如今身家数百亿的陈建华,对外依然低调,但低调的作风并没有掩盖他行业霸主的气势,在被问到“产能过剩的现状下,恒力的应对之策”时,他说:“领导全球市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全球做到数一数二,就不缺市场;不能做到,就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