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压榨的民族成为漠北的主人,唐代回纥汗国成立前百多年的往事
回纥是现代维吾尔族的先祖,在公元八世纪曾经成为蒙古草原霸主,就是与唐王朝并列的回纥(回鹘)汗国。
【回纥就是回纥,与匈奴、突厥无关】
回纥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当时铁勒族的几个小部落联合组成了回纥这个新的部族,包括韦纥部、仆骨部等,并加入了同属铁勒族的薛延陀部、契苾部为首的反抗西突厥的战争。
很乱,捋一下:
铁勒是民族,与匈奴族、突厥族并列,三者之间血缘、语言、文化等都有较大区别。铁勒也称铁勒九姓,就是大约有九个比较大的部族,薛延陀、突骑施、葛逻禄等部族都是其中之一,组成回纥的部族原本只是铁勒族中比较弱小的几个。
之前,匈奴族第一个兴起统一漠北,成立了匈奴汗国,之后是突厥汗国,铁勒各个部族一直是匈奴和突厥控制下的被压迫民族。
在铁勒各部起兵反抗西突厥时,曾经成立了一个政权,牙帐位于贪汗山,就是现在的新疆吉木萨尔山,铁勒二字也可以指代这个政权。
所以,从政治属性上,回纥曾经臣属于匈奴汗国和突厥汗国,也是铁勒国开国部族之一。从种族上匈奴是匈奴,突厥是突厥,回纥属于铁勒族,之间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回纥历史是铁勒历史的一部分,与突厥历史是两回事儿。
【东突厥没了,回纥归属薛延陀汗国】
给自己干活儿就是比给人当奴隶要好,铁勒国期间是回纥发展壮大的一段时间。
可惜好景不长,西突厥换了一位强力可汗重新统一了西突厥,铁勒国被迫解体除去汗号,各部族重新归属西突厥,这个历史上唯一的铁勒汗国仅仅存在了六年。
其中回纥与众不同,东迁漠北归属了东突厥。当时可能是以为东突厥人能对自己好一点,没想到都是一个味儿,于是回纥又反抗东突厥的暴政。
贞观初年,回纥、薛延陀及其他铁勒族人在漠北与东突厥交战,这一战才是回纥族的立族之战。当时东突厥颉利可汗之子率领十万大军讨伐,反抗的铁勒各路联军以寡敌众,前后两次大战,反抗军都取得了大胜,“回纥由是大振”(《读史方舆纪要》)。
此战前后,李世民曾经派出使者联系了铁勒各族,组建了反东突厥的联盟。而无论是薛延陀还是回纥,都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不可能推翻东突厥统治,必须借助唐王朝的力量,毕竟他们之前在西域西突厥那里已经失败过一次。
大唐果然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贞观四年(630年)唐王朝军神李靖突袭并活捉了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对于回纥来说,原本高高在上、强大无比的东突厥就这么完了,所以回纥对大唐一直存有敬畏之心。
当时薛延陀还是比回纥强大,唐王朝扶持薛延陀成了蒙古高原的主人。回纥与薛延陀同宗同源,于是转而成为薛延陀汗国的一部分。
【薛延陀没了,回纥归属大唐】
薛延陀汗国与唐王朝关系破裂发生在贞观十九年(645年)。
本来李世民的想法是东突厥在漠南,薛延陀在漠北,一家一块地方,谁也别争谁也别抢。
但薛延陀不满原本自己的仇敌东突厥占了肥美的漠南草原,就发兵攻打东突厥。李世民也认为蒙古草原上有个强大的异族政权对大唐不利,就派李绩攻打薛延陀,薛延陀汗国被灭国。
薛延陀本来也是个强大汗国的苗子,如果能一直持续下去,回纥也就没有立国的机会了。可惜他们遇到了巨唐,初唐的战斗力是中国历史上各王朝最强的。于是,薛延陀悲剧了。
这个过程中,回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但没有和薛延陀一起对抗唐王朝,反而加入了唐军。而且回纥人下手还比较狠,薛延陀可汗与唐军战败,逃到回纥人的地盘,被回纥人全家杀了精光。
这次之后,李世民亲自到了边境,在灵州(现宁夏灵武)主持了漠北铁勒九姓各族降唐仪式,又在蒙古高原上设立了燕然都护府,把直到北海(贝加尔湖)的广大区域纳入大唐版图。
李世民把不花钱的官爵到处发,有官位的铁勒人数高达数千人,凡是大小部落的头领,都能拿到个都督、刺史、长史、司马之类的官位,回纥头领吐迷度也被任命为怀化大将军、瀚海都督。
当时唐王朝在草原上设立了六都督府七羁縻州,回纥只是其中之一,实力在铁勒各族中不算强。有说法回纥汗国那时就成立了,不符合事实。
回纥虽然主子从薛延陀人换成了唐人,但唐朝人毕竟不怎么在草原活动,回纥人只是象征性缴纳一些土特产作为赋税,周边有军事行动的话派人当仆从军就行了,日子过得应该说比在东西突厥治下要好得多。
当时的大唐,不能维持在漠北大量驻军,所以行政体系很简单,就是一个燕然都护府都护负责管理协调各方关系,下面基本上就是68所沿途驿站了,每处驿站准备马匹和粮食,为络绎不绝入长安朝贡的铁勒各族提供服务。
【大唐在草原上统治的忠实拥护者——回纥】
铁勒各族配合唐军作战,先后参与了东突厥和薛延陀的灭亡,对于二者的残余,自然要斩尽杀绝。
而这二者的残余还真的凑到一起去了,也就是唐高宗初期消灭的东突厥车鼻可汗,由于收罗了薛延陀的残余势力,合流之后竟然也比较强大。在贞观末年,车鼻可汗势力曾经攻打回纥等族,在燕然都护府驻军支持下,铁勒各族才击退了车鼻可汗。
随后回纥内部发生了变化,刚才说的吐迷度可汗被自己的侄子所杀,要投奔车鼻可汗。燕然驻军设计擒杀了这个侄子,并改立吐迷度可汗的儿子为新回纥首领,确保了回纥没有偏离方向。
车鼻可汗等东突厥和薛延陀残余势力被消灭后,草原上再也没有能搅动风雨的势力了,几十年基本上平安无事,“凡三十年北方无戎马警。”(《新唐书》)
实际上也并非没有事情发生,而是所有的事情都在草原沙漠上就被解决了,没有外族能够入寇中原就不算事儿。
在铁勒各族当中,回纥可汗由于是唐王朝册封的,所以对大唐也最为忠诚。唐王朝西域征战过程,回纥还多次派遣士兵参战,并因此立功受奖,包括苏定方消灭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反叛一役,回纥可汗都一直追随。
当时回纥族相当于是唐王朝在草原上统治最有力的支持者,想反对唐王朝的统治,首先要消灭回纥这些朝廷的鹰爪。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发生了仆固族等四族反唐事件,他们进攻的目标就是回纥,在唐军驰援下,才得以取胜。
但唐王朝不能涉入回纥事务过深,有事情只能事后补救,无法提前预防,之后就发生了回纥可汗死亡、新任回纥可汗联合其他部族反唐事件。
要说当时唐王朝的行动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唐军再次出马平叛,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就发生在这次。史书上说薛仁贵坑杀了铁勒各族90余万人,肯定有水分,但薛仁贵不是滥杀的人,必定有杀降的道理,即使只杀了几万也不少,后来老将契苾何力出马恩威并用才平息了这次反叛。
之后的结果还是老样子,唐王朝又重新立了亲唐派当回纥的首领,这人也一直保持对唐王朝的忠诚,包括配合唐军清理平息漠南漠北的各种反叛。
好像总有事情发生,但考虑到这是在铁勒各族投唐后十余年间的跨度,用时间一平均,恶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不高。
(薛仁贵征西)
【后突厥兴起,回纥这个亲唐势力是被优先打击的对象】
唐高宗末期,东突厥汗国复国,史称后突厥。
在配合唐军围剿东突厥人游击队的时候,回纥被东突厥击败,原本对大唐有想法的仆固、同罗等族借机攻打回纥,漠北一片大乱。
这时唐王朝军队的战斗力已经不如初唐了,调集了西突厥各部落势力入漠北平叛。叛乱是平息了,但战乱之中回纥也遭到西突厥各部落的洗劫和屠戮。事后,唐军主帅以“妄破回纥部落”的罪名被免官,也说明了回纥当时在唐王朝的地位非同一般。
包括回纥在内的铁勒各部,对后突厥一直保持敌意,正面是唐王朝与后突厥的长年对抗,铁勒各族在漠北爆发了一系列反突厥的行动。后突厥可汗亲自领兵平叛,虽然战场上后突厥大胜,但在归途中却被溃兵意外刺杀。在之后后突厥的报复行动中,回纥再次损失惨重。
后突厥势力越来越大,武周长寿三年(694年),武则天调集了三路大军围剿,武周军从南,契丹从东,回纥及铁勒各部从北。设想是很好的,但后突厥先发制人攻打了铁勒亲唐派中的回纥,回纥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后突厥从此不可抑制。
像这种情况后来还发生过一次,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八年(720年),唐军再次三路齐攻后突厥,结果又被后突厥先灭了回纥远征军,连回纥大本营牙帐都被攻破,这也是回纥人对突厥人有刻骨仇恨的原因之一。
【唐王朝对回纥的错误】
与中原隔了一个强大的后突厥,铁勒九姓的日子就开始难过了。于是,一部分亲唐派南迁到了中原,包括回纥一部、契苾族等,被安置在西北的甘州和凉州。这些人大多是曾经追随唐军四方征战甚至得到过官位的,后来又陆续不少铁勒人被后突厥逼迫南迁。
但唐王朝在处置这些来投的异族必定是有问题的。
唐人对异族的不信任,使其在军事行动中往往是炮灰的角色;而铁勒各族不愿意放弃本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又无法融入大唐,唐人对他们的看法轻易难以改变。
加上后突厥又改变了方法,加强了对这些人的策反,而西北一带又和吐蕃离得近,吐蕃和后突厥要联合对付大唐,都在想方设法做南迁铁勒人的工作。于是,南迁的铁勒各族又开始北返。
开元八年唐军讨伐后突厥的无功而返,铁勒人已经开始动摇。而唐军得到消息说南投的铁勒各部准备夺取朔方城投奔后突厥,唐军就先发制人,杀了各部近二千人,双方开始离心。
开元十七年(729年),由于南迁铁勒各部受到唐王朝的不公正对待,各部武装叛乱,杀了当时的河西节度使,并带着尸体投奔了吐蕃。到此,南迁的各路铁勒族人全部逃走。
仅十余年,这些人全部逃回了漠北,唐王朝的政策还是有问题的。
后突厥这时在于唐王朝长期对抗下已经日益衰落,并爆发了高层的内乱,后突厥可汗和叛乱的大臣同归于尽。回纥这段时间修生养息,实力有所恢复,在唐天宝三载(744年),借机联合铁勒各部消灭了后突厥汗国,回纥汗国成立。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