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班解散原因,不仅因为500港币津贴费,周润坚言语中早有不满
“我出道这么多年,多少喜欢过我的女人离开了我,但弟兄却仍伴随在我的左右”
成龙对于成家班的赞美从不吝啬,因为这支队伍是他自己拉起来了,夸他们,就等于夸自己
在香港第九届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成龙获得“最佳动作指导”奖,在领奖台上,成龙的第一句话依旧是“感谢成家班成员的努力工作”
当时满眼骄傲的成龙,还是在几个月后说出了那句:没有他们,我一样拍电影!
1971年,成龙以武师的身份进入了电影圈,当时的电影市场不完善,拍戏很多时候都是东拼西凑,连武术人员都要到处串场,成龙发现了这个问题,在1976年,组建了成家班,当时的成员只有5人
我们所熟知的黎强权、火星、周润坚就属于最早的成员,而王坤和唐炎灿是另外的两个成员
成家班的崛起,还是要得益于成龙
1978年,电影《蛇形刁手》《醉拳》上映,成龙的喜剧武打风格确立了自己早期的地位,
1980年自导自演的《师弟出马》打破了香港地区的票房纪录,成龙和成家班的名气,逐渐壮大
成家班的成绩都几乎是用每个人的命搏回来的。
这个班子的人数不限,跟随成龙最久的人,长达12年,从成龙离开罗维公司到嘉和时,成家班的成员一直在跟随着他
成龙自己红了,但是并没有忘本,至少他自己这么觉得,在收入方面,当时所有的武师都有底薪,不开工的时候也都照发,拍戏时有各种各样的津贴,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说
平均下来,成家班的武师每月收入差不多有三四万港元,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属于高收入人群了
成龙为了防止这些人把钱花光,定下了一条规矩,如果谁储存了一万元的积蓄,则奖励一到两千元
逢年过节,这些武师们都有礼物或者红包
成龙自己也知道,自己能有今天,都是这帮人用命拼来的,手底下的人,有想去当武术指导,当导演的,成龙都非常支持
当时成龙的投资范围很多,大到车行,小到水果店,袜子店,有不少项目是亏钱的,做这些生意,都是为了安顿成家班的弟兄
成龙说“我有手足二三十个,他们不能一直跟着我,我也不能一直照顾他们,所以,他们对什么有兴趣,我就投资,他们去赚钱了,我也算能安心”
在成龙的庇护下,成家班成了一只地位特殊的队伍,除了成龙,任何人都难以调动它
但是好景不长,成家班的武师周润坚在采访的时候,狠狠的数落了成龙,感叹:一将成名万古枯
导火索,是《龙虎兄弟》的续集去西班牙拍摄的时候,武师们要求每人每日有五百块的津贴费,引起了成龙的不满,最终导致决裂
采访蜂拥而至,成龙面对记者时说:两句话!心淡!情至义尽!告诉别人,全是我的错,成龙领导无方!
接着成龙说:没什么可说的,我是大哥,我是老板,你去问他们,任他们说,再比较我说的,看谁对?只说三件事,团结、自律、自爱、问问他们,看成家班中,哪个能做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成家班的武师们也纷纷指责成龙:“大哥心底很好,可惜太孤寒(小气),工作多年,月薪只有七千七百元,1987年起,未加过人工,跟大哥说,大哥叫我找大佬(陈自强)大佬又说没这样的事,感觉被他们玩弄,跟大哥说往外面闯,他勉强答应了,跟着找两个新人来接替,是不是说明,我一个人的工作量,顶外面两个人?但新人最低的薪酬,也会比我的高,谁会服气呢?在成加班,只有替大哥卖命的份,想自己开戏?永远没机会,他不会替你争取”
这些话传到了成龙的耳朵里,成龙更生气:“孤寒?说我孤寒?到外面问问看,哪个老板不孤寒?武师只计月薪,开戏时替他们争取角色,每人两三万片酬,当副导,当武术指导,又支薪水,每日开工,临记费100元,开车来的另加,还没人送一部车,替他们供首付款,有的人父亲生日,儿子满月,甚至有的人结婚,酒席全是我付账,人最可悲的,是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常高估了自己,他们够料子吗?打工的永远只会怨老板不好。”
成家班闹到如此地步,还有些武师想回到成龙的身边
成龙不否认这种可能,他也打算以后重组
不管怎么说,原来一班同甘共苦的兄弟,后来各奔东西,对向来乐观的成龙,在情感上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成家班原班兄弟对成龙不满,可能就是因为与成龙的巨大收入差距比较之后产生的感受
不管孰是孰非,成龙和成家班都是香港金像奖获奖次数最多(9次)的动作班底
大家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他们,也没有成龙,反过来依旧成立
只是人在利益面前,情感看起来就尤为脆弱了
压垮成家班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是那500快的津贴,而是长久积累下来的不满和埋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