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山当年轰动武林,30年后为何变得不堪一击?你听萧峰说了什么
《天龙八部》精彩纷呈,金庸以段誉、虚竹、萧峰三位人物作为主角,在书中分别架构了三个谜团,分别的是段誉的身世之谜、虚竹的珍珑棋局以及萧峰的雁门关事件。
纵观全篇《天龙八部》,当属萧峰的雁门关事件最为跌宕起伏,讲述的是萧峰一家路过雁门关的时候惨遭埋伏,最终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
作为雁门关事件的主要人物之一,萧远山跳崖未遂后藏匿于少林寺,忍辱负重的他苦练了30年的武功。不过,从读者的视角来看,萧远山历经30年的勤学苦练,他的武功不但没有突飞猛进,反而越练越弱,这又是为何?
一、30年前的萧远山
慕容博为了挑动辽宋两国的关系,他假传消息引得江湖群雄埋伏在雁门关,最终杀了萧远山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势在必得,总共有21位中原高手加入到这一次伏击行动当中,分别由丐帮的帮主汪剑通、万胜刀王维义王老英雄、黄山地绝剑鹤云道长以及少林寺的方丈玄慈大师等人组成。
不过,即便21位高手埋伏在先,众人又有人力上的优势,然而在杀了萧远山的家眷随从之后,他们很快就遭遇了萧远山的疯狂反杀。
此时的萧远山武功极高,他暴怒之下夺了群雄的兵刃,然后向东边一冲,杀了一人;西面这么一转,又杀了一人。只片刻之间,我们二十一人之中,已有十一个死在他手下,那十一人均是武林好手……其时夕阳如血,雁门关外朔风呼号之中,夹杂着一声声英雄好汉临死时的叫唤……
萧远山的师父是一位汉人,他从汉人师父那学了不少武功。加上契丹人视死如归、越战越勇,片刻之间,有11位中原高手死在萧远山的手中,其余逃回中原之人,每当提及雁门关事件至今仍心有余悸。
要知道,这21位高手是21个门派中的佼佼者,可他们以多欺少仍伤亡惨重。要不是萧远山见自己的妻子死去,伤心欲绝之下选择跳崖殉情,恐怕在场的21位高手都要命丧当场。
综上来看,30年前的萧远山仅凭一人之力就可以轰动中原武林,然而他历经30年的勤学苦练之后,为何变得不堪一击了呢?
二、30年后的萧远山
在天龙的末尾,萧远山终于在藏经阁现身,他和萧峰强强联手,准备和慕容博父子爆发一场激烈打斗。
就在此时,鸠摩智恰逢其时地出现了。在慕容博的拉拢之下,鸠摩智选好了队,明确表示要站在慕容博这边。
此时的萧远山虽然又是以寡敌众,可他身旁还有一位战无不胜的萧峰。即便如此,当慕容博问及谁的胜面大些之时,萧远山不假思索地道:“当然是你多占胜面。”
慕容博和鸠摩智的武功虽然不弱,但若照着萧远山30年前的战绩来看,他和萧峰联手抗敌的话,藏经阁里拿下慕容博等人应该是手到擒来。可萧远山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直接承认慕容博一方赢面大呢?
随后的萧远山依旧表现出了相当低迷疲软的战斗力,面对扫地僧拍来的一掌,萧远山连招架的机会也没有,就这样“惨死”在扫地僧的掌下。
30年前的萧远山可以行如鬼魅、势如疯虎横扫战场。照理说,萧远山又浸淫30年的苦练,就算扫地僧是天龙第一人,按照30年前的战力表现,萧远山不应该出手和扫地僧斗上几招么?
有的人认为,萧远山之所以变得不堪一击,正是因为他贪多嚼不烂,正所谓武学之道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加上扫地僧也说过,武功越练越高,体内的戾气会越存越多。
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只能表明萧远山遇到了武学瓶颈,而不能解释萧远山为何一下子判若两人。
也有人认为,这就是剧情漏洞,金庸当时为烘托萧远山的强大,一不小心捧得太高了。
其实,萧峰曾说过一段话,道出了萧远山变化为何如此之大的原因。
三、萧峰的话
在《天龙八部》的最后一回里,慷慨激昂的萧峰对玄渡大师这样说道:“大唐之时,你们汉人武功极盛,不知杀了我契丹多少勇士,掳了我契丹多少妇女,现今你们汉人武功不行了,我契丹反过来攻杀你们。如此杀来杀去,不知何日方了?”
可见,唐朝时期的中原武林极其鼎盛,然而随着战火的波及、恩怨的牵绊,很多神功秘籍都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到了北宋末年,中原武林逐渐衰微,契丹人见汉人风采不及当年于是反杀了回来。
萧峰此言不虚,汪剑通身为丐帮帮主,武功修为在中原里算得上是顶流高手。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汪剑通曾被契丹国的高手所擒,困在了祁连山的黑风洞之中。要不是宋长老乔装打扮成汪剑通的模样,让其逃出生天的话,汪剑通早就死在了契丹人的手中。
堂堂一位丐帮帮主竟敌不过契丹高手,还需要手下扮成自己的模样方能狼狈逃出,如此不堪的举动,哪里像是江湖里的一流高手?
也就是说,萧远山还是当年的萧远山,而30年前萧远山面对的那21位汉人,只不过是一群二三流的高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