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一审认定《锦绣未央》抄袭
关键词:锦绣未央抄袭成立
涉及116处语句及两处情节,近3万字
消费质量报社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依据事件新闻转载量、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数等数据,监测出一周以来关注度较高的消费质量热点事件。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
记者 张可
相关搜索
截至5月9日17:00,搜索关键词“锦绣未央抄袭成立”,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30.9万个,找到相关资讯约1.63万篇。新浪微博找到相关结果约8.2万个,话题“锦绣未央抄袭成立”,4.2亿人次阅读,7.4万人次讨论。微信找到相关文章345章。舆情回顾
5月8日,持续两年的《锦绣未央》侵权首案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宣判。法院认定《锦绣未央》中116处语句及2处情节与沈文文《身历六帝宠不衰》构成相同或实质性相似,涉及近3万字,构成对沈文文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一审判令作者周静立即停止对小说《锦绣未央》的复制、发行及网络传播,赔偿经济损失12万元及合理支出1.65万元;当当网于判决生效之日立即停止对小说《锦绣未央》的销售。
这是《锦绣未央》12起侵权诉讼中宣判的第一例,12起诉讼涉及包括知名武侠小说家温瑞安在内的12位作家共计18部权利作品。
一审结果公布后,“锦绣未央抄袭成立”立刻跃上热搜。大部分网友认为,赔偿10多万元太轻了,更多人还指出了其他涉嫌抄袭而被拍成热播剧的网络小说。
舆情背景
《锦绣未央》根据网络作者周静(笔名秦简)所写的《庶女有毒》改编,这是一部典型的架空古言小说,结合了网络小说的诸多“爆款元素”,如穿越、宫斗、逆袭。
2013年2月,《庶女有毒》即被网友曝出“抄袭”。就在小说被指涉嫌抄袭的争议愈演愈烈之时,《庶女有毒》改名为《锦绣未央》出版,还售出了影视版权,被制作成电视剧《锦绣未央》,2016年11月至12月在两大卫视热播。
2017年,在编剧汪海林、余飞等志愿资助下,11位作者将《锦绣未央》原著小说《庶女有毒》作者诉至法院。随后,武侠小说家温瑞安发出公开信,表示加入维权行列。12位作者维权的作品包括《身历六帝宠不衰》《胭脂泪妆》《一世为臣》《公子无耻》《啸剑指江山》《重生之药香》《一斛珠》《庶女生存手册》《世婚》《流水迢迢》和《斗锦堂》及温瑞安四大名捕系列《会京师》《逆水寒》《大对决》《温柔一刀》等共计18部权利作品。此次宣判的第一案即《身历六帝宠不衰》作者沈文文所诉。
各界声音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支持此案的判决结果。《锦绣未央》的相关诉讼尚未结束,尤其是涉及影视版权方面还有诸多难点,其将继续为被侵权者提供专业上和道义上的支持。
编剧余飞:无论结果如何,这一起由几十位编剧资助的公益维权事件也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尤其是在当前影视行业抄袭现象屡禁不止、作家和编剧维权艰难、抄袭碰瓷现象频繁等复杂形势之下。
网友声音
@阳光下的深情0628:赔得太少,既不肉疼也不心疼,对今后的抄袭行为没起到多大的警示作用。
@硬妹画见momo叽:还有11个案子,判完了再看看。
@愚笨熊:既然判抄袭为什麽不判赔偿120万元。起码要让抄袭者感到心痛破财的感受吧!12万元对抄袭者估计就是请人吃顿好的……
舆情分析
版权侵权案件主要的难点在于侵权行为的认定,即被告所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版权的侵权,这部分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判断。《锦绣未央》涉嫌抄袭200多部作品,每部作品被“引用”的比例不大,甚至是打碎拼接。国内类似情况越来越多,网络上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洗文”,使得侵权认定更加困难。涉嫌抄袭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由于电视剧和原著小说不是同一个作品,改编时进行了重新加工和创作,在法律上认定侵权的难度也很大。
当IP成为影视圈热词,多部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大卖,使得网络文学被认为是影视IP的金矿。一方面是业界苦于优秀原创剧本稀缺,另一方面是制作公司纷纷投入收购各种网文IP大潮。很多影视剧剧本粗制滥造,改编现成的网络小说就更方便了,投资人和热钱只知道追热点,哪管它是否清白?
此次判决结果很公正,但赔偿金额与侵权者既得利益相比是不是太低了?是不是抄袭成本太低,才导致很多电视编剧铤而走险,因为就算被原创发现,也不用赔很多钱,而因此赚的钱却很多。涉嫌抄袭的作品还能售出影视版权,改编影视剧在电视台热播,这种价值导向对行业的破坏是致命的。
版权的价值主要就是体现在交易上,体现在许可使用所获得的价值上。要改变这种抄袭泛滥的现行,必须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将惩罚力度加大,让他们望而止步。权利人才能够更好地去创造更多好的作品,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