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灵应寺
南安灵应风景旅游区位于南安市东北部洪梅镇玳瑁山,自省道305线沿洪(濑)六(都)公路可直达景区,北连南安乐峰、洛江区罗溪镇,南接洪濑镇,东与洛江区双髻山风景区遥相呼应。
灵应寺又名灵应岩、紫帽岩,位于南安市东北部洪梅镇境内瑁山南麓半山腰,东连鹦鹉岭、香岭、凌云寨、毡坪山,西面杨梅山雪峰寺,正面与马甲双髻寺对峙,是闽南著名古寺之一。
南安灵应风景区
据传后唐年间有个神童--李文愈坐化于玳瑁山南麓枷吊藤中,乡人柯长者奇遇感其灵异,将他的真身塑造成佛,祀奉为"祖师公",并建岩曰 "紫帽岩"。
"紫帽岩"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扩建,规模宏大(六落)。
明末清初,改岩为寺,称为紫帽寺。清道光末年,因连年旱灾,武荣知县梁韵清到紫帽寺向李公祖师求雨很灵验,顿时普降甘霖,黎明百姓欢喜若狂,梁知县也深感祖师公之灵应和厚恩,即呈报皇上,赐名为灵应寺,灵应寺由此更加名扬遐迩 。
风景区内有始建于五代后唐的灵应寺,它坐落在泉州市南安洪梅镇六都的玳瑁山南麓。建筑规模宏大,景色万千。新建有观音广场、观音阁以及其他旅游配套设施,是南安市唯一的国家级三A景区和首个省级森林公园。灵应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史传佳话:"灵应签、仙公梦、灵应出茶叶、仙公出米石。
灵应寺
灵应寺整个建筑规模宏大,从护界亭拾级而上,约等140级石阶,便到灵应寺。最早为土木石结构,现为砖石木结构, 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占地近50亩,由大殿、彩柱、两厢、凉棚、护界亭、塔等组成七落汉式寺庙群落。雄伟壮观,仿佛一座民间平时作"超度"用的纸厝,富有民俗风貌。两座牌坊式山门并峙寺前,飞檐、红砖,层次分明。
山门之后为放生池,清澈如镜,游鱼历历。位于群屋中间的肉身殿,五开间,面积约200多平方米,朱梁画栋,颇为可观。殿中供奉灵应 祖师肉身像,右边供奉其父母神主灵位,左边供奉观音菩萨,以及韦驮、伽蓝诸菩萨;殿后供奉十八罗汉。殿前拜庭宽敞,拜庭两翼辅有平台,可纵观东山日出和环山景色。殿之两侧为一座座不同时间建造的厢房,约30多间。 灵应寺依玳瑁一峰独秀,坐北朝南,整体自然景观十分优美,境内千年奇竹(倒生竹)、茄吊滕、古杜杉、真身塔等名胜古迹在国内实为罕见。
灵应寺
【注】在李文愈圆寂处有一片绿竹,传说原来还有一株倒生竹。
林骚碑记《倒抛竹》立寺左旁。
清刑部尚书黄弥炜题:"天下大严林似此亦称古刹,个中佳山水游来始驻真人。"
乡人名客黄圭、黄位中题写门联:"灵承帝事昭神化,应感人心奏佛力;为悯众生多灵应,长存万古大真身。"横批:"果然是灵应"。
寺后一棵千年杜笙引人注目。据说有此寺便有此树。树高30余米,树围4、6米,历经沧桑,现仍枝繁叶茂。山中盛产荔枝、香蕉、桃、李等水果和茶叶,灵应茶闻名遐尔。 明黄鼎象《灵应岩祖师竹》:
"灵性原来物物有,况复耽经解脱久。
生老病死苦根缠,枯竹生华根谁受。
夹岸青青色空浮,植自道人牧牛手。
道人牧牛归纯白,鞭笞不用尽回首。
生意长存万劫秋,优钵萝花对悠悠。
至今人指祖师竹,牧却自家心上牛。"
【注】祖师竹:李公祖师手植的"倒栽玉竹",每竿偏枝倒挂,芽芽向下,年年都有新竹破土而出,青苍翠绿。丹经:专心致志,深入研究佛经。解脱:佛教名词,佛教徒认为,修道到了最后阶段,脱离烦恼业报束缚,自在无碍,叫"解脱"。华:同"花"。根: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也为佛学名词,佛教以人身之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根是"能生"的意思,因眼、耳等对于色、声等能生起感觉,故称为根。受:通"授"。生意:生机、生命力。劫:佛教名词,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一"劫"。钵:僧徒食器。
附:福建南红闽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具备的资质有:仿古建筑工程一级、文物修缮一级、工程设计(建筑、园林)乙级、建筑工程二级、市政工程二级、建筑装饰装修二级。福建南红闽艺集团继续在传承之路上砥砺前行、不畏艰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董事长吴南华郑重承诺:客户第一、质量至上、诚信为本、坦诚合作。微信公众号:福建南红闽艺建设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