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近照曝光:对孩子真的富养,是精神上的磨砺与锻造
最近,网上突然传出董卿从央视离职的消息,甚至有爆料还说董卿上节目接受采访,承认了这一事实。
还有人说董卿能力不行,在央视混不下去,已经提前退休了。
甚至还有大V放出了董卿退休前后的照片……
这样的消息传出,引起很多网友热议。
毕竟董卿已经没有主持春晚了,加上董卿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电视荧幕上,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也没有露面。
所以解聘的消息流出,不少网友都信以为真。
可这是真的么?就在网上热议董卿被央视解聘的消息一天后,董卿官方微博就发消息宣布,董卿主持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将在央视CCTV1-CCTV3联合播出。
被解聘的谣言不攻自破。
不仅如此,《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中,董卿也是妥妥的C位,这央视一姐的位置还是很稳的。
节目中全国107位主持人,董卿能够稳居C位,可见她依然是最亮眼、能力最突出的。
今年47岁的董卿,依然能独当一面,这样优秀的人背后离不开父母对她的精心栽培。今天想借着董卿,来谈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优秀的孩子。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董卿成功后,说得最多的一句是,千万别把我当神。
的确,董卿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女孩,她的成功追溯于父亲的严苛要求。父亲出身农村、家境贫寒,靠刻苦学习改变命运。
董卿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了小时候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十分严苛的。
刚识字,父亲就督促她边看书边抄成语,大一点就背古诗词、读名著,不仅要读懂,还得把人物关系和故事逻辑弄清楚、讲出来。
除了读书,还要承担家务,洗碗、扫地等都是董卿的日常,刚开始洗碗时,她的个头还没水池高。
图源:爱奇艺《家庭演播室》
上小学后,不管刮风下雨,每天跑1000米。董卿说自己就像阿甘,独自在操场上迎风奔跑。
到了中学,董卿又多了一项艰巨任务——勤工俭学,播音员、营业员、服务员,各种各样的零工她都干过。
最难忘的是15岁那年,董卿一个人打扫10个宾馆房间,搬不动床垫的她委屈地对父亲说:“我要累死了。”
哪曾想,父亲却说:“再坚持一下。”
崩溃的董卿哇哇大哭,这也激起了她的倔强和不服输,咬牙坚持干满了两个月,拿到了第一笔工资60元。
董卿与父亲
直到多年以后,董卿才明白,不断学习积累的智慧,经历苦难的成长,这是父母给她的最好成长礼物。
思想决定出路,眼界决定高度
如果说,董卿父亲的教育方式让她走得更远,那么让她站的更高的,一定是她的眼界。董卿曾说过:
“主持人应该是文人而不是演员,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
作为央视的当家花旦,万人瞩目,事业如日中天,各种优质节目资源排着队的等她主持。多年摸爬滚打,好不容易才刚刚坐稳央视一姐的董卿,却觉得自己的知识底蕴还不够,眼光应该放的更长远些。
2014年,董卿做出了意想不到的决定:
放下话筒,在事业高峰期急刹车离开,暂别央视赴美国南加州大学留学。
好不容易事业有成,却要主动退出,许多人都觉得她傻,父母朋友也都反对,但董卿却毫不动摇。赴美留学的她按点上课,课余时间整日待在图书馆,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重拾中国古典名著与诗词。
她始终认为,做一个主持人,不仅要把节目主持好,更应该引导文化,传播精神内涵。事实证明,她的决定和想法没有错。2016年,董卿带着《中国诗词大会》回来了。
当一个人勇敢地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区,她的面前,就是海阔天空。正如诗中所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高的眼界,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不同的眼界,成就不同的人生。
真的富养,是精神上的磨砺与锻造
董卿坦言,也正是因为父亲当初的严厉要求,自己喜欢阅读的习惯也悄然养成。
直到今天,在外打拼,也不肯丢下书籍,她说:
如果我几天不读书,会感觉像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董卿曾经无比讨厌父亲的严苛,但是如今却无比的感谢父亲:
是父亲让我成为一个内心挺强大的孩子。
因为进入社会以后,你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打击,你都需要坚强去面对。
所以现在,我发现很多事情我还挺能咬着牙去坚持下来。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律、自觉性,很难坚持去做一件事情。
而父母的教育可能严厉,但却能帮助孩子坚持到底。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所有的严厉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忍着疼,才能让孩子飞到更高处欣赏更美的风景。
就像董卿说的:“真正的富养,不是物质上的有求必应,而是精神上的磨砺与锻造,是赋予她一种掌握命运的能力。”
父亲的严苛磨练,让董卿慢慢养成了坚忍、自律和拼搏的个性,也为她的光辉人生写下了坚实的第一笔。
沿着这道笔迹,董卿开始了人格的标尺,以及前行的方向与力量。
我并不100%赞同董卿爸爸的育儿理念,他的方法更老派一些,更偏向于权威型,有一些副作用。应该还有更好的引导方式。
比如,父亲严苛的教育,一方面让董卿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也让她在优秀之余,变得有些自卑。
这种经常出现的自卑,让董卿不敢有丝毫放松。所以她要付出很多很多,但她确实也因此养成了“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的处事习惯。
快乐教育,并不是让孩子随心所欲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我希望给孩子快乐教育。”
但,这些所谓的快乐教育真的能让孩子快乐吗?
刘欢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谈及自己女儿的教育问题时,直呼“后悔”。
原来,刘欢和妻子一直秉持着“快乐教育”的原则,不想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情。
女儿是一个喜欢弹琴,但是自己却不愿意主动练琴的人。
刘欢感叹:“从小没有迫使她学音乐,我觉得有点后悔。其实你迫使她练一练,她可能就很好。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还是可以推一把。”
我们要明白,快乐教育真的不是放手教育。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两岁之前是服务型父母,两岁到八岁是权威型父母,八岁之后是朋友型父母”。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讲,两岁之前的孩子主要有两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是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求,另一方面是自我意识的形成、对妈妈的依恋等心理需求。
他们没有任何的自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向外汲取,此时父母的角色是一个服务者,要不断地捡回孩子扔出去的玩具,回应他的哭泣,全方位的满足孩子的需求。
等孩子过了两岁后,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开始主动地和外界互动了。你会发现他好奇,多动,活动性大大增强。
如果没有人制止,他们可能在翻窗户,拔电线,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由于对外界的认知一片空白,此时最需要严格的尺度,来树立和培养基本的规则意识。
如果只是跟他们沟通,一方面他们的大脑并没有发育到可以充分的理解大人说的话,另一方面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可能跟你讨价还价,不服管教。此时父母就需要为他们立规矩了。
对待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此时正好是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期,就需要父母适时的“挤走”一些孩子童年的快乐,让他们了解到学习和成长的本质就是吃苦,并把“信念和坚持”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父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
安全规则:未得到父母允许,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随便跟着陌生人走等;
自我照顾:睡觉之前要刷牙,晚上十点钟必须上床睡觉等;
家庭责任:收拾碗筷,摆放拖鞋等;
自我管理: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分配等;
关于立起来的规矩,父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设立一定的惩罚措施,比如今天玩电脑超时了,明天的游戏时间就会被取消。
只有这样说一不二的坚持,才能让孩子明白地球不是围着自己转,一旦规矩立起来是必须要遵守的。
等到了八岁之后,尺度便可适度放宽了。此时孩子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已经养成,他进入到了学校这个大群体,主要的任务变成了学习。他们有了自己的圈子,闺蜜哥们、偶像,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此时如果再摆出一副家长的姿态对他说一不二,很容易激起逆反。不如弯下腰来,问问孩子:
你喜欢哪个影星?妈妈也喜欢诶!
你最近做的那个活动真棒,你是怎么想到的?
这有这种平等的姿态交流,孩子才可能会跟你聊得更多,你才能更多的了解孩子。在学习上,他们已经将“努力”当成一件自然地事情,学习的习惯也已经基本培养起来,这时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而非指导。
知乎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所有命运中赠送的礼物,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普通人走快乐教育之路,最后的结果只能要自己负责。为人父母只思考孩子是否“快乐”,是很片面和局限的,应该在孩子成长的长河上,把握好宽松和严格的尺度,灵活应对孩子每一阶段的身心特点,今早适应角色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助孩子走得更长远。
让孩子将来在这个社会上,拥有可以自由选择的能力,多一份自信与从容,少说一句求人的话。
当他们拥有了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底气时,这才算真正地拥有了快乐。
美国著名作家安娜·昆德兰曾说:
有些路很远,走下去会很累,可是,不走,又会后悔。
有时候正是因为父母的“逼迫”,激发了孩子内心的潜能,使得孩子跳出了舒适区,在找到了自己长处所在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我的挑战。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既没有所谓的快乐童年,也没有一技傍身。”
回望过去,一片混沌,展望未来,一路渺茫,不知前方去往何处。
爱孩子,不要只满足眼前廉价的快乐,而是要“逼”孩子练就一身本领,让他们有资本来对抗生活的风风雨雨。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