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英国女性曾将名画《镜前的维纳斯》连砍七刀
西方名画《镜前的维纳斯》是西班牙画家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凯兹所画,又名《维纳斯对镜梳妆》、《梳妆的维纳斯》,纵112.5厘米,横177厘米,画于布面上,现收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陈列馆。这幅画在历史上曾经“身挨七刀”。
据说,大约在1647年与1651年间,西班牙画家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凯兹访问意大利时创作出了《镜前的维纳斯》这幅名画,后被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陈列馆收藏于30展厅。
1914年3月10日10点左右,一位身型瘦小,穿着灰色外套的妇女走进了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并直接来到30展厅中《镜前的维纳斯》的画作前,看着画作深思了会儿,忽然转头向左右看了看,发现并无保卫人员注意她,便急忙拿出早就藏于外套中的一把刀,狠狠地砍向面前的画作。
等到遇保卫人员将她制服时,《镜前的维纳斯》这幅名画已连挨七刀,画身伤痕累累,惨不忍睹。
事后,经审问得知,这位作案的妇女名叫玛丽·理查森,曾是一位学习艺术的学生,也是18世纪晚期“英国妇女社会政治联盟”的成员,更是“英国第一波女权运动”领袖艾米琳·潘克斯特的忠实追随者,而艾米琳则是为了揭露英国社会制度里的性别歧视,这才成立了“英国妇女社会政治联盟”。
后来,艾米琳及一些联盟成员又因《猫捉老鼠法案》而被逮捕入狱,但她们却以绝食来抗议,从而身患疾病,又得不到治疗。
因此,玛丽深为艾米琳等人鸣不平,并在艾米琳女儿的共同策划下,这才执行了破坏《镜前的维纳斯》这幅名画的行动,意在唤醒公众对艾米琳案件的关注,并希望政府还她们自由,给予她们公正的待遇。
同时,艾米琳还说,当她看到男性们欣赏这幅画时的“怪异目光”就非常的不喜欢,这也是他执行破坏《镜前的维纳斯》行动的另一个初衷。
最终,《镜前的维纳斯》“挨刀事件”后,造成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临时关闭14天,玛丽被判处6个月监禁,而这幅“身受重伤”的《镜前的维纳斯》名画则有幸被英国修复大师Helmut Ruhemann进行了复原。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镜前的维纳斯》这幅名画并非委拉斯凯兹的原作,而是重新修复后的作品。
对于这幅17世纪的女子裸体绘画,很多人都有个疑问,为何没有被封建专制的西班牙“戴上一个伤风败俗的帽子”,而当时则是宗教禁欲思想最为严厉的一个时期。
对此,有学者认为,这主要是聪明的委拉斯凯兹“借女神之名”的结果。
因为,在古罗马神话中,马尔斯被称为“战神”,也是火星的“守护神”;维纳斯则是爱与美的“女神”,更是金星的“守护神”。所以,在西方,维纳斯代表的就是一种女性美,而马尔斯代表的则是一种男性美。
虽然,《镜前的维纳斯》画中的维纳斯并非真的“女神维纳斯”,但该画冠以《镜前的维纳斯》之名,谁又敢对“女神维纳斯”说三道四呢?
众所周知,维纳斯应该长着一头金发,但《镜前的维纳斯》中维纳斯的头发却是深色而非金色,就连装饰头发的方式也比较现代而不是古代。对此,还有学者猜测,画中扮演维纳斯的模特可能是委拉斯凯兹的情人,或是委拉斯盖兹创伤《圣母玛利亚的加冕》和《纺纱女》时的同一个女模特。
因此,可以说《镜前的维纳斯》中的维纳斯并非真的“女神”维纳斯,而是聪明的委拉斯凯兹“借女神之名”才使这幅画作得以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