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过剩的产能 化解中国国内产能过剩的重要渠道
产能过剩,简单来说就是生产过剩,也就是工厂拥有着很高的产能,却没有与产能相对应的销售,造成了产能闲置的状态。虽然听起来是个比较寻常的词语,但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经济现象,如果不解决这个难题,将会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最后造成经济崩溃,甚至造成金融危机。
工业国家,一般都是从纺织业开始发展,通过纺织业的大量生产销售,从几分几厘间积累利润,经过漫长的生产之后完成资本积累,开始进军组装业、矿业和一些零部件打磨和加工业,之后会有钢铁业和油气业,然后再是化工、汽车等工业,最后才到达高端工业,如生物智能、航空航天、半导体和其他高新技术,掌握真正的核心科技。这就是工业发展的一整个流程。每个国家基本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只不过有些国家喜欢掠夺和经济殖民,如西方列强;而有些国家则是埋头苦干,最典型的就是东亚的几个国家,中日韩三国,这三个国家在最初的资本积累阶段,百姓都承受了极为巨大的重担和牺牲。
而每一次工业向上游发展过程中,都会因为生产的惯性,发生产能过剩的问题,因为当一个产业链形成之后,大量的人口都绑定在产业链周围,需要靠着生产的产能来养活,特别是处在下游的供应商和工人,数量巨大,形同一张大网,都眼巴巴的等着生产来养活,所以在上下游的支配下,不断的生产成为必不可少的。而不断的生产,则需要大量的市场来支撑,毕竟生产和销售又绑在一起,一旦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只能导致整个行业的衰退。
英国敲开海外市场
所以,产能过剩似乎是在特定时期无可避免的,英国、美国和日本这些工业强国都曾经遇到过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遇到产能过剩问题的国家,在工业链发展工程中,特别是纺织业大量发展的过程中,英国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遇到了销售问题,而英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用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实现的,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船坚炮利去轰开东方和非洲几个大国的市场,在殖民地,就是从当地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原材料,然后运回英国加工之后,通过包装工业品的价值,再以高价格出售给殖民地的百姓,无限循环的盘剥着殖民地,然后再向世界各地倾销工业品,进而完成了资本积累,很快度过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美国产能过剩
而美国的生产过剩来得稍微晚一些,美国是世界历史上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利最多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德国。美国在享受二次工业革命的红利之后,迅速完成工业化,而当时掌握着比较先进的工业技术,美国为了和欧洲几个传统工业强国对抗,也铆足了劲生产,国内市场也顷刻间活跃起来,工业和金融业齐头并进,很快超越了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工业产量大国,特别是在一战之后,因为一把战火,烧掉了欧洲大部分的财富,欧洲的萧条,也压缩了美国的市场。随着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暴雷,美国爆发了极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美国大基建
美国总统罗斯福上任,推行新经济政策,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加强政府干预,从一开始就花大力气兴办大规模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支出弥补私人投资下降造成的缺口,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然后提升政府公信力,发行国债,大刀阔斧的进行政府改革,以政府层面反对垄断。在罗斯福新政的助力下,美国安全的度过了这次经济危机。
而日本的产能过剩,则发生的比较晚,日本在五十年代开始,确定了外向型经济,通过出口消耗产能,日本的工厂就这样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技术革新,在汽车、钢铁、家电、造船等行业,至今仍是世界最强的工业大国之一。到了60到70年代,日本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再次发起另一招,那就是刺激消费,于是实行最低工资制,然后加大社会福利,刺激内部消费,先把内部市场搞活。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再度陷入产能过剩的危机,于是日本则换了个新思路,加大投资,而这个投资并不是内部投资,而是对外投资,这也就形成了日本至今仍然受益巨大的一项国策。
日本对外投资
日本为了转移过剩的产能,以及国内严重的竞争环境,将产业链对外转移,同时加大对亚洲四小龙其他国家的投资,通过大规模地进行海外投资,使其制造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生产率的金属工业、化学与机械工业,即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制造业结构,形成了制造业拉动的双引擎。
其实中国也在90年代以来,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最严重的当属第一次,也就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内虽然平稳度过了这次危机,但是外汇储备毕竟有限,整个东南亚经济的衰退,必然会影响国内市场。当时国内因为大都处于温饱线,所以内需消费能力并不强,再加上外贸也不振兴。而国内沿海有着大面积工厂,产能因此而出现过剩的状况。所以当时国内通货紧缩有些严重,国内失业率也居高不下,一些行业开工率降至35%~45%,大量企业出现经营亏损,产品积压严重。在那个时期,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沿海的工厂作坊进行了一个大整合,很多小作坊破产,地方经济断臂求生,工业才稳住了阵脚。
而我国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提出了经济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概念,表示我国作为全局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口如此之多,解决内需,扩大内部投资,如此广阔的市场可以消耗大量的产能,并能激发巨大的增长点,如果扩大内部投资,中国可以保持二十年持续高增长。在此基础上,再实现产业走出去,所以中国很多企业加大了对外投资力度,内外并举,才实现了新世纪中国持续的繁荣。
中国基础建设时代
在内需增长点达到了顶峰之后,国家在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扩大了基建,然后助力地产市场的繁荣。国家对城市基建,高速公路、高铁等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使得上下游产业链一片繁荣,因此也为我国博得了基建狂魔的美誉,整个国家的交通、通信等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基建之后,继续加大对内投资,那就是发展农村基础建设,建设新民主农村经济,道路村村通,网络通信覆盖全国各地乡村,同时在全国实行乡村振兴的百年大计,大搞扶贫工作,将大量产业推向农村,这些都是对内投资政策的一部分。
不过,经济三驾马车并不能只靠投资一项解决产能过剩,还需要打开外贸市场,毕竟如今国内市场已经比较饱和,很大程度上,百姓已经消费不起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将国内过剩的产能转移出去,同时振兴国内市场,就必须要搞定出口这一步棋。但是自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的海外市场被挤压得越来越严重,特别是2023年,由于整个世界市场的萎靡,美国加大了对市场的争夺力度,运用各种手段,致使制造业和资本回流,盘活了美国国内市场,却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影响,欧洲初现萎靡,而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我国,受影响也非常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又变得棘手且严重起来!
2023年的产能过剩与出口受阻密切相关,而国内市场的现在金融杠杆已经没有办法再拉动市场消费,所以产能过剩成为了一个很难攻克的难题,毕竟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世界工厂都曾经面临过这个问题,而我国的问题相比起来更加严峻,毕竟我国是人口大国,大量的人口需要就业,所以我们很难将产业链全面对外转移,很难做到像英国一样,在产业链转移之后,利用金融投资和海外市场就可以活得不错。现在中国如此大的体量,在经济三驾马车都无法持续拉动的情况下,其实必须要有一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现在能做的其实就是努力维持,再想要有二三十年前的野蛮生长,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带一路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所以,产业升级成为了一条必经之路,即使途中布满荆棘,也不得不走这一条路。毕竟数十年的市场繁荣,享受了通胀带来的红利之后,也需要一个阵痛期来重新整合市场,让低端制造业顺应市场被淘汰,将大量的资本和人力物力投入到研发中,让中国智慧和中国科技改革走向前端,然后再去争夺市场,这条路虽然已经走了很多年,但是疫情三年,影响了升级的速度,不过未来国家会持续在这上面加大投入。
然后,需要避免盲目扩张,将国内低利润和负利润生产的工厂迁移到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利用当地相对低廉的人工和原材料带动利润增长,用新增的利润带动国内工厂的研发,形成国内生产高端核心零部件,国外完成低端零部件和组装的完整产业链,既能保证国内的就业率,也能利用国外的工厂分摊成本,同时带动研发。
新型大基建
再则,持续推动新型大基建,比如人工智能全国化,比如特高压电全国化,全国数字化革命,新农村建设新阶段。最后则是产业升级的同时,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努力营造更大的市场,利用产品优势和价格优势,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