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儿女》中王成那句向我开炮,竟来源于三百年前的明朝市长
《英雄儿女》里的王成,喊出的那句著名的“向我开炮”感动了无数人,也是我们中国人坚贞不屈,面对敌人最英勇的表现。当时的志愿军战士做出了不少类似于向我开炮的举动和呐喊,但这毕竟是虚构的文化作品,其实创作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中国人对国家的忘我无私的牺牲奉献精神,那么谁是中国谁是第一个发出这样悲壮的呐喊的人呢?
事情要回望到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莱州围城
当时的明朝,面对外敌强寇,已经是走入了消亡之路,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众多的华夏儿女为了保卫国家而战,这个主人公就是其中之一。
朱万年,黎平人,朱万年这个人据说是很有男子气概的一个人,见到国家处于危难之际,经常说"生作奇男子,死为烈丈夫,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他在万历时期当莱州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干的还不错,本来是很有希望向前进一步的,但这个时候忽然传来一个消息,造反的叛将孔友德贡叛乱,胶东大部分地区都沦陷了,于是莱州就成了防御的最前线。
孔友德叛军一万五千人,包围了莱州城,朱万年对城里的居民们说:“大家既然住在这里,就要和莱州共存亡,无论是当官的还是有钱的,谁敢动摇民心,我就找他玩命”于是城里的百姓士绅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防守城市,导致叛军的几次进攻都没有结果。
孔友德见小小的莱州城一直拿不下来,于是从登州拆了射程十里的红衣大炮日夜不停的对莱州进行轰击,朱万年一边修城墙,一边组织了百姓当敢死队去毁坏了数门红衣大炮,反复拉锯,以至于后来当了汉奸也算是名将的孔友德惊呼“这莱州城,难道是铁打的不成?”
这就是后来说“纸糊的登州,铁打的莱州”的由来。
叛军诈降
孔友德长期攻城损失惨重,于是改变了策略,打算用围困耗死城里的人,莱州城断了粮,于是人们开始挖井底湿泥充饥,牲畜什么能吃的全都吃完了,而此时前来支援的几路援军全部失败,巡抚徐从治也被炮击殉国。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但孔友德围城日久,自己也快坚持不下去了,于是决定用诈降来拿下这座让他损兵折将的城市。
而这正对了明朝朝廷中主抚派的胃口,他们不看形势,不看策略,要求招安,而且同意叛军不放下武器招安,让莱州城大小官员出城受降。
朱万年对下属说:“叛军杀了不少官员和百姓,自己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没有这样就投降的道理,肯定是有目的的,但见圣旨已经下了,我明知道是假的,也要冒险试一试”于是他安派好人接替他的位置,出城去接受孔友德的投降。
孔友德见了朱万年等人来到叛军营前,假装叩头认罪,朱万年等人向他宣读圣旨,还没说几句话,孔友德忽然就变了脸,让叛军把两个人扣留了,被安派防守城市的杨御蕃眼见中计,急忙紧闭城门,击退了叛军的袭击。
壮烈殉国
被俘的朱万年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于是对孔友德说愿意到城下劝降,让守军开门,乐得如此的孔友德立刻就同意了,一群叛军簇拥着朱万年来到城下,正期待着朱知府让他们大摇大摆的进城乐呵乐呵的时候,朱万年忽然对城内说出这样的话:“守城的弟兄们听着,我不幸被贼寇抓住,肯定是要殉节了,现在贼寇的精锐都在我身边,你们大家,向我开炮,不要顾及我的生死,向我开炮!”
守城的官员军士和百姓们全部垂泪不忍,朱万年转身辱骂叛军,抢夺叛军的武器,于是叛军乱刀齐下,于是朱万年殉难于莱州城下。莱州军民开炮轰击叛军,孔友德无奈,又再度宣布退兵。
朱万年殉节之后,明廷又派了援军支援,孔友德见破城无望,只好放弃了莱州,并最终叛变投敌,成了满清的走狗而继续着他屠杀百姓,叛国叛族的罪恶一生。
莱州城解围后,当地百姓收葬朱万年的残骸,在城南门外立牌坊一座,上书“朱太守骂贼死难处”;又于殉难处建忠烈祠一座。而他的事迹传到故乡以后,其友人何腾蛟拍案叹道:“这样的事情竟然被朱公做在我前边了。”后来这位何腾蛟也在抗清的战争中英勇殉国,临死前流着泪说:“此生不负朱公矣”
每当国家面临灾难,面临敌人的入侵的时候,华夏儿女的报国精神和无畏的气节都感动无数后来的人们,成为中华文明的精华,虽然后来的时代一味压制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成为奴才,但依然涌现出邓世昌等以死卫国的英雄,他们和朱万年一样,都是中国的英雄,值得人专门尊重,敬仰,现代中华的精神也应以“向我开炮”为榜样,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