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委书记李坚真
唐新智
第1242 期
李坚真(1907—1992),原名见珍,女,广东丰顺县小胜乡人。出身贫苦农家,父母生12个孩子,卖掉8个,夭折2个。见珍排第二,出生8个月以8吊铜钱卖给邻近黄金区白溪村穷苦人家作童养媳。她从未上过学,9岁开始上山砍柴、割草、下地种田。15岁便担柴草去10公里外的圩场卖。她喜欢唱山歌,在山或路途中常与妇女们对唱山歌。
1926年5月,省农协执委、潮梅海陆丰办事处主任彭湃来到丰顺,在黎凤翔、许水(女)等陪同下住在坚真家里。当彭湃召开秘密会议时,她就放哨警戒。从此积极参加农会活动,来往于铜鼓嶂、九龙山一带宣传革命,发动农民参加赤卫队。每当召开贫雇农会议时,她就唱《农民十二月苦》、《妇女五更寒》等山歌。不久当选为区农协候补委员、农民自卫军团支部书记。1940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她为分局机关报写纪念文章时,用见珍的谐音"坚真"署名,此后便改名李坚真。
中共第一位女县委书记
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东江特委和丰顺县委领导的武装暴动。1929年底,李坚真转移到闽西,先后任饶和埔中心县委书记、长汀县委书记、福建省委委员、妇女部部长、苏维埃中央执委、中央妇女部部长。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女县委书记。
李坚真与邓振询
1934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在中央直属机关"红军纵队"司令部任民运科长、干部休养连指导员。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中32位英勇的女红军之一。长征途中,她搭救的钟赤兵和姚喆都成为开国中将。1935年冬,李坚真在蔡畅、邓颖超的关心下,在延安瓦窑堡与任五军团地方工作部长的邓振询结婚。新婚1周,即接受组织指派到赤源县做扩军工作。不久,她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妇女部长。
调任广德县委书记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不久,李坚真奉命随邓振询南下奔赴华东抗日前线,参加新四军改编的工作,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在中共苏皖区党委(后改称中共苏皖区委)成立后,1940年,邓振询担任中共苏皖区党委书记。李坚真随后也来到苏南,担任苏皖区委党校主任。
1943年6月上旬,顽军再次向新四军十六旅进攻。为保存有生力量,十六旅主力全部撤出溧水地区。邓振询随十六旅四十六团转移到横山地区行动,以配合清乡区内的武装开展反清乡斗争。8月3日,部队宿营于江宁县冯潭庄,准备迎击“扫荡”之敌。因敌情变化,部队连夜转移,邓振询同志在渡秦淮河时不幸牺牲,终年39岁。
1944年春,苏皖区党委为了照顾李坚真,把她调到广德县任县委书记、此时,县一级的抗日民主政权刚刚建立不久,县长是许道珍,他是个长期在本地开展斗争的地方领导千部,军事部长龚铁(又名谢震国),负责领导郎广游击大队。早在1942年,郎广中心县委就根据苏皖区党委的指示建立了郎广游击队,经过两三年的发展,游击队武装壮大到100余人枪,遂改为郎广游击大队,下辖几个中队,成为一支比较强的地方游击武装。在李坚真任县委书记期间,新四军十六旅曾吸收了一个中队,编入主力部队。
当时,郎广地区是比较典型的游击区,有鬼子、伪军,也有顽军,“忠义教国军”也有活动,是敌、伪、顽、我力量同时并存的地区。日伪军,有时甚至顶军也加以配合,经常在该地区“扫荡”“清乡”,因比,县委流动性很大,差不多天天打仗,有时甚至一天打好几次仗。县委的任务是领导游击队和民兵骚扰敌人,配合主力作战。当地的群众很好,积极帮助县委侦察敌情,有时半夜还给县委通风报信。
1944年3月29日,日军一个中队和一个伪军大队,配合精良装备到广德杭村“扫荡”,我郎广游击队配合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八团在杭村附近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成,歼敌70余人,还缴获了一门“九二”步兵炮。这种炮威力很大,是很好的攻坚武器。因此非常振奋人心。日军此战失败,更兼丢了威力很大的大炮,羞恼成怒,接着对郎广地区进行了多次报复性“扫荡”,妄图夺回大炮,但都没有得逞。到同年8月新四军十六旅在苏浙皖边发动长(兴)宜(兴)战役时,这门从日寇手中夺来的大炮真的发挥了威力。在广德县委工作期间,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件工作就是组织成立当地的造纸业工教会(纸业工人教国会)和农救会(农民救国会)。
李坚真(左二)
广德传统的造纸工业比较多,当时广德造纸业工人约有三、四千人之多,纸槽上千个(一般是每个纸槽4个工人)。过去,由于纸业工人没有自己的组织,资方(槽户)对工人剥削很重,工人生活很差,生产积极性很低,不时以怠工的办法反抗资方。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后,为了支持工人的合法斗争,增强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发挥纸业工人的抗战力量,于1943年底就成立了“工救会”组织。
1944年2月,正式成立了县一级的工救会组织,从而增进了工人的团结。在此期间支持工人与资方进行了两次增加工资的斗争,都取得了胜利。为了保障资方应得的利益,县委协助劳资双方订出了工人劳动纪律和双方共同遵守的公约。这样,劳资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也支援了抗战,资方的利润也增加了。当地的开明绅士和资方(槽户)进一步了解了我党的政策,加强了我们的合作。
在农村,抗日民主政权不单是向群众征收公粮和税收,而且关心群众生产,减轻他们的不合理负担。县民主政府成立不久,领导“农救会”开展“双减”(二五减租、分丰减息)的斗争,减轻了地主豪绅对农民的重租和高利贷剥削,并对一部分穷苦农民主动免除捐税,这些措施深受农民欢迎,因而对抗日民主政权更加爱戴。在1945年上半年三次天目山反顽战斗中,广德县的支前工作做得很好,参加支前的民工人数是最多的一个县。这些民工日夜不停地运送公粮及其它物资上前线,把前方伤病员接回来,使前方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最终取得了反顽战斗的胜利。
1944年冬,李坚真离开了广德,调苏皖区党委任组织部副部长兼区党委党校副校长,踏上新的革命征程。1948年后,李坚真先后任中共华东分局妇委书记、山东分局妇委书记、山东省妇女联合会主任。在她的领导下,华东解放区的妇女积极参加了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1949年3月,李坚真率华东妇女代表团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并在北京南苑机场迎接毛主席等人进京,时隔12年,她被主席一眼认出。
全国第一个女省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李坚真随叶剑英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广东任广东省土改工作团团长、党组书记,负责指导广东省各地的土改工作。李坚真根据广东是新解放区,华侨、侨属众多,农村和小城镇工商业比较发达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正确灵活地贯彻中央对华侨、侨属的政策与保护工商业和对民主人士、起义人员的方针以及华南分局的具体指示,使土改试点地区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全省的土改积累了经验。
凭借杰出工作能力,李坚真一路升迁,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1978年4月,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李坚真兼任书记。1979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恢复建制,她兼主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坚真在主持广东全省的平反冤假错案和主管组织的工作中,为大批干部落实了政策,同时为加强广东的党风廉政建设,为筹建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2年9月,李坚真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翌年初,李坚真主动提出退居二线,不再担任广东省委书记、省委纪委书记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89年、1991年先后出版了《李坚真山歌三百首》、《李坚真回忆录》。
李坚真是中共第八、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一至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92年3月30日因病在广州逝世。
(作者系中共广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编、广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