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友谊的唯美诗句(尽显世间最美的友谊)
文|张强强;
欢迎关注“文化点心铺”: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学无止境,每天陪伴!
盛唐诗坛,群星闪耀,作为山水田园诗的两位代表,王维和孟浩然备受后人称道,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经典诗作,名垂千古。然而,在世人心中,孟浩然却是一个复杂且看不透的人。他早年隐居山林,吟风弄月,过得十分潇洒。可40岁之后,他突然想出来做官了。
只可惜造化弄人,他最后官没有做成,隐士的名声也被破坏了。与王维相比,孟浩然可以说“仕隐”两不得,人生着实过得有点失败。可是,这样“失败”的孟浩然却圈粉无数,连大诗人李白都是他的迷弟。一个能够让天才为之着迷的人,其魅力应该着实不小!
那么,真实的孟浩然究竟是什么样呢?对此,李白的一首《赠孟浩然》可以为我们揭晓答案。这首诗中,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可以说展露无遗。这一方面是因为李白天性纯真,但更多的却是因为孟浩然个人的独特魅力。下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我们知道,历朝历代的天才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才华横溢、气质不凡、天赋异禀、极度自信。因此,在世人眼中,他们多数都狂放不羁,目中无人。而李白更是旷古少有的天才之一。可是,这样一个天才李白,对孟浩然却十分仰慕,为他写下了这首深情诗作,尽显世间最美的友谊。
这首诗大概写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期间。此时,李白与已故宰相许圉芝的孙女许紫烟成亲,安家楚地。荆楚大地自然风光优美,且人文荟萃,名胜繁多,对李白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于是,他常常往来于襄汉之间,沉浸在优美的自然山水和浓厚的历史人文中。
也就是在此期间,李白遇到了比他年长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李白的眼中,孟浩然风流儒雅,是个世间少见的文人雅士。在思想感情上,李白与孟浩然也产生了很多共鸣。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二人的相遇成就了世间最美的一段友谊。
李白有多仰慕孟浩然呢?在这首诗中,他一开口就说“吾爱孟夫子”,多么坦率,多么真诚啊!你不必用什么风花雪月的雕章琢句,也不必用什么草木鸟兽的比兴寄托,你只是直接说出来,那种感发的作用就在你的口吻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李白说:“我真的是赏爱孟夫子!”因为孟浩然比李白年长,属于前辈的诗人,所以他称孟浩然为“孟夫子”,而“夫子”两个字便带有了无限赏爱的意味。李白欣赏孟夫子的什么?“风流天下闻。”中国古人所说的“风流”是“风行水流”的意思。风为什么吹?水为什么流?是它不得不如此,自然要如此,它不是故意做给你看的。
同样,一个“行不伪饰,动以求真”的人,就像风吹过去,水流下去一样,自然潇洒,这就是“风流”,也就是中国古人常常说的“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接着,“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就是年轻;“轩”是做官的人所乘坐的车子;“冕”是做官的人所戴的乌纱帽。
他说,让孟浩然从年轻的时候就看清了世间的功名利禄,不出来求做官,等到他头发白了,仍然在山中隐居。“卧”并不是说他每天都睡在床上,而是极言其闲适的生活——不是我追求不到功名,是我不要它,主动放弃了它,而甘愿过隐居的生活,整日与青松白云为伴。
“醉月频中圣”,什么叫“中圣”呢?我们说“圣人”是指品德很好的人,而这里的“中圣”不是指品格道德的圣。古人往往把酒分成两等:一种是滤过的酒,叫清酒;另一种是刚刚酿好还没有过滤,酒上还有浮沫的,叫浊酒,所以你看古诗里边常常说什么“一壶浊酒”、“浊酒一杯”等等。
在古代,诗人们都喜欢喝酒,就把清酒称为圣人,浊酒称为贤人。当你找不到圣人的时候,只好去找贤人了。人喝酒喝醉了就叫“中酒”,那么“中圣”就是喝清酒喝醉了。李白说,孟浩然很喜欢喝酒,每当他看到美丽的月光,心里就很感动,于是常常饮酒赏月,以至于频频醉酒。李白他自己不是也对影成三人”吗?
接着,“迷花不事君”。春天,孟浩然迷恋于万紫千红的花朵,宁肯去欣赏大自然的良辰美景,也不肯去做官去侍奉国君。最后,他忍不住赞叹道:“高山安可仰,徒此危清芬。”像孟浩然这样的人,就如同一座高大的山,“高山仰止”,我怎么能达到他的高度呢?所以我只好站在下面,徒然地敬仰他的品德了。“清芬”指的是品德的芬芳美好。
从李白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孟浩然早年的隐逸并不是故作高姿态,是他果然有风流浪漫、任性适意的一面,他在本质上确实有喜爱自然放旷的接近于隐居生活的那种性情。所以,孟浩然早年的求隐并不是虚伪的,也不是别有企图的。我们很难说这不是他自己的选择。
作为一位常人难以企及的天才,李白深深懂得孟浩然的内心。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与孟浩然一见如故,产生了世间最美的友谊。古语常说:“文人相轻”,这实在是令人悲哀的事情。可看到李白和孟浩然,文人们的内心多少会得些安慰。其实,一个人如果真是天才,他是断然不会轻视另外一个天才的,只会尊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