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自信的古诗(自信 的诗句)
苔 [ 清 ] 袁枚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大意: 明媚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青春照样用心独自萌动。
哪怕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丝毫不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
各有各的环境和心情,喜欢温暖还是凉爽,应该随他自由选择。
青苔问询红叶,夕阳是怎么回事呢,有些青苔从来没有领略过夕阳的艳丽。
简注: 1.“白日”:明媚的阳光。
2.“恰”:用心。
《说文》:从心,合声。
恰,用心也。
苔生机蓬勃,努力展示出旺盛生命力。
3.“渠”:他、她、它。
4.“青苔”,“斜阳”:唐代王维有诗《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清代王士祯有诗《将至桐城》“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斜阳,夕阳。
提示: 这是励志人生的小诗,更充满认知生命的哲理。
(1) 苔生长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又那么渺小,却悄然开着,顽强展现出春天的绿意。
花如米粒般细微,自是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它却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不息,争得和牡丹一样开放的权利。
虽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但是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放,在逆境中有勇气实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
这也是我们人生中最可贵的一种生活态度。
通首诗就是给弱势群体鼓劲的,别因为自己不是雍容华贵的牡丹就自惭形秽,即便处境不佳,照样也可以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更是一种挑战!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豪门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被悉心栽培的,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众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 随园主人借苔说理、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隐居山野、淡薄权势的“性灵”处世观。
(2) 青苔长年生活在凉爽的阴影里,红叶则每每得到夕阳映照的眷顾而显得更加艳丽。
青苔和红叶,在折叠的世界里,他们是两个维度里的生命。
青苔可能永远不会明白斜阳的艳丽是怎么回事!但是,环境和性情不同,有的喜欢温暖的阳光,有的喜欢凉爽的树荫,各有所好,应该让他们有选择的自由,生命各有精彩,都可安然自在,各得其所。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赞美自然生命的多样性。
袁枚还有一首《遣兴》,说到“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意思是:夕阳、芳草,都是习见之物,只要懂得运用就能创造出绝妙的诗句。
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审美如此,人生亦如此。
我们很容易会联想到庄子夏虫不可语冰的故事。
鲁迅也说过:“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
”这就是两个世界之间的隔膜。
庄子的故事,是从强者的眼光讥讽弱者;袁枚的小诗,却是从弱者的立场为之发声。
小诗《苔》很容易被视为励志的“弟汤”,被视为弱者“阿Q主义”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
其一写得比较好,也明白。
其二的思路有点儿怪怪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庄子》的“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原因都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更联想到《史记》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这都是明显有褒贬的。
《苔·其二》这一“问”,似乎与全诗的基调不太合辙。
其实,从更高的层面来看,正如《老子》中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上天的眼里,众生平等。
青苔、牡丹、红叶等等,在大自然中并无高下、贵贱、强弱之分,其间差异,全在人们的心念。
去除表相,去除执着,万物并无差别。
有钱有势固然看来光鲜,但大有大的难处,高处不胜寒。
明末长平公主,城破之时为父皇挥剑而斫,父亲说:“汝何故生我家!”帝王将相败落之日,想做普通寻常百姓也已经不可得,还记得李斯腰斩前的“黄犬之叹”吗?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斯,此时羡慕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岂可得乎!”几多贪官,锒铛入狱后,都表示悔不该当初不安于布衣的粗茶淡饭。
苏轼也说过“小者乐其小而无慕于大”。
无论如何,于一般读者,小诗显然最大的作用的确是励志,鼓励人们抛却怨天尤人和自暴自弃,奋发有所作为而又不为名利所惑。
《苔》用“青苔”与“牡丹”构成鲜明尖锐对比,反映了社会上不同阶层的生态。
这首诗,其实在文学史上本并不很有名,而类似的名作则是魏晋左思的《咏史》,它用“涧底松”和“山上苗”的对立,描写了类似的世象。
只是左思《咏史》是以此发泄不平之忿,而袁枚则是以此抚慰不幸的弱者。
而左思作品的怨尤又为白居易等所放大。
下面附录左思的《咏史》和白居易的《涧底松》,以供比较参考。
本不太有名的《苔》,最近在春晚上受到数亿人民的关注,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阶层固化,寒门难再出贵子的现实在心态上的反应。
官二代、富二代,占尽有利地形,享尽丰富资源,起跑线根本不同,本是普世现象,从来如此。
社会学有个“阶层流动性”的理论,意思是说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应该有足够的流动性,“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而寒门子弟也应该有奔头。
阶层固化,社会就会出问题。
而近些年,这种贫富贵贱分化并固化,问题越发严重。
也许这就是上面小诗一夜成名,成为用来激励别人或自我激励特效良方的背景。
“青苔”有没有花?“苔花”是何物? 小诗《苔》一热,许多人都问“青苔”有花吗?怎么好像没见过?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生于阴湿的环境中。
苔藓植物属于孢子植物,不开花,不结果,没有种子。
用孢子繁zhi后代。
苔藓植物生于阴湿的环境,短小,附生于岩石,泥土表面或树身上;虽然有jing、叶,但jing无导管,叶无叶脉;叶由单层细胞组成,只有假根而无真根;不开花,所以没有种子,只能靠孢子繁zhi。
苔藓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有jing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有假根;能够产生孢子,用孢子繁zhi;没有花和果实。
苔藓植物具有柔软矮小的jing和叶,不开花,没有种子,用孢子繁zhi。
袁枚看到的“苔花”,实际上可能是苔类的孢子体或雄器苞。
从科学的意义上说,青苔没有花。
至于袁枚所看到的苔类的孢子体或雄器苞,有点像花而误认为花,对文学作品而言,似乎也毋庸较真。
(汉语学习沙龙文) 咏史 左思(魏晋)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jing,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释 ①郁郁:严密浓绿的样子。
涧:两山之间。
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
②离离:下垂的样子。
苗:初生的草木。
山上苗:山上小树。
③彼:指山上苗。
径:直径。
径寸:直径一寸。
径寸jing:即一寸粗的jing。
④荫:遮蔽。
此:指涧底松。
条:树枝,这里指树木。
⑤胄:长子。
世胄:世家子弟。
蹑(niè聂):履、登。
⑥下僚:下级官员,即属员。
沉下僚:沉没于下级的官职。
⑦“地势”两句是说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⑧金:指汉金日磾(jin mi di),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
(见《汉书·金日传》)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
《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
”七叶:七代。
珥(ěr耳):插。
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这两句是说金张两家的子弟凭借祖先的世业,七代做汉朝的贵官。
⑨冯公:指汉冯唐,他曾指责汉文帝不会用人,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
伟:奇。
招:招见。
不见招:不被进用。
这两句是说冯唐难道不奇伟,年老了还不被重用。
以上四句引证史实说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情况,是由来已久。
提示 这首诗写在门阀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为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而无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却能占据要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书·刘毅传》)的不平现象。
“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
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
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
“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
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以形象的语言,有力地揭露了门阀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
“金张藉旧业”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
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
金,指金日磾家族。
据《汉书·金日磾传》载,汉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内侍。
张,指张汤家族。
据《汉书·张汤传》载,自汉宣帝、元帝以来,张家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
“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冯公,即冯唐。
他是汉文帝时人,很有才能,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长这样的小官。
这里以对比的方法,表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体内容。
并且,紧扣《咏史》这一诗题。
何焯早就点破,左思《咏史》,实际上是咏怀。
诗人只是借历史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而已。
这首诗通篇皆用对比,十分鲜明生动。
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涧底松 白居易(唐) 有松百尺大十围,坐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注释 1.度:度量 2.苍苍:深清色,此指天 3.历历:分明的样子 4.白榆:星名,这里把白榆当作榆树。
白居易的《涧底松》作于元和四年(809)。
元和三年诗人由翰林学士转任左拾遗,位虽不高,职在谏言。
他也的确做到了“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初授拾遗献书》)。
不仅与宪宗当面论执强鲠,还创作了大量讽谕诗,道民疾苦,补察时政。
正如他自己所说:“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 《涧底松》就是这一时期所作的讽谕诗中五十首新乐府中的一篇。
《涧底松》一诗的命名及寓意,显然由西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而来。
他对左思此诗感触颇深,几次为“涧底松”鸣不平。
此前曾作《续古诗十首》(其四)敷衍铺陈诗意云: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jing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百丈涧底死,寸jing山上春”,何等沉痛!与左思诗相比,虽含蓄不及左而愤慨切直实有过之。
然而白居易仍觉不尽意,又直以《涧底松》为题,写了这首政治讽刺诗。
诗共十六句。
前六句咏涧底松,后十句紧扣涧底松抒写感慨。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首句点明所咏之物及其特征。
“百尺”,虚写、极言其高;“十围”以夸张渲染其粗,说明松材之良可用。
次句写松的生长环境:“寒且卑”。
气候寒而地势低。
两句虽十四字,却起得简洁明快,紧紧扣住了“涧底松”三字。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写因涧深山险人迹罕至,涧底松老死也不遇良工为之量材而用。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帝王的高堂缺少栋梁之材,这里需要那里期待却互不相知。
这里用“此求”、“彼有”表明人才“供求”的不接轨。
以上为第一层,咏叹涧底松的不遇。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有谁能理解苍天造物的用意,生此良材却生非其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金张”,指汉宣帝时的高官金日磾和张安世。
二人奢华无度,后用来代指贵族。
“原宪”,字子思,孔子门徒,为人贤能(见《史记·仲尼弟子传》)。
“牛衣”,指牛御寒的东西,以麻或草编成。
《汉书·王章传》载:王章患病,贫困没有被盖,卧于牛衣之中。
“貂蝉”,古代王公显官冠上之饰物,始自汉代武官。
两句的意思是:金张因世禄而贵,绳枢瓮牖的原宪却是大贤者;寒贱的牛衣怎能与华贵的貂蝉相比。
这两句从左思诗“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二句中浑化典实,又自铸新词,更觉生动形象,对比鲜明而强烈。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这几句承前生发,最为警策。
尤其是后两句,以对句出之,其中“未必”一词,出语活脱,阐明事理未加绝对化,颇具一种深刻的哲理和朴素的辩证观点,是对儒家一贯鼓吹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大胆否定。
诗人当时身为朝廷命官,竟然发此宏论,实在难能可贵。
结句:“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珊瑚”,热带海生物,骨骼相连,形如树枝,故又名珊瑚树。
“历历”句:古乐府有“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的诗句。
“历历”,形象分明可数。
古乐府中的“白榆”原指星星,这里借星指榆树。
平凡的榆树又岂能与珍贵的珊瑚树相比。
但是榆树却高植上天,珊瑚却沉生海底。
足见高者不一定贤,下者不一定愚。
结尾两句以比喻兼对比的修辞方式,对“高者未必贤”二句作进一步的形象补叙。
有了这两句,诗意更加隽永,耐人回味。
以上为第二层,诗意又宕开一步,从涧底松不幸遭际的特指进而转入对某种现象的泛指,使题旨更加显豁和深化。
白居易的这首《涧底松》意蕴丰富。
诗人原附有题注云:“念寒?也”。
“?”,通俊。
寒俊,指的是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
可见,本诗是诗人为寒俊鸣不平之作。
唐时虽以科举取士,较之西晋时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有所改进,但真正有卓越才识的读书人,若无达官显宦荐引,也往往被委弃不用,默默无闻。
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相当普遍。
于是诗人“缘事而发”,“比拟恰合”(《唐宋诗醇》评语)地抓住了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讽喻和针砭这种不平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后来,白居易又在和元稹《松树》诗中表明了他的意愿。
他希望涧底松都能成为“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
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同时他为才士呼吁“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
更替忠贞的“松树”道出了平生之志:“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
” 一片怜才惜才之意,忧国忧民之心,毕见于纸上。
本诗的语言形式,除具有白诗浅显易懂的一贯风格外,还体现了乐府诗的特点。
从句式看,全诗以七言为主,间或杂以五言和十言。
就用韵看,前六句用平声,中间四句则转仄声,后六句再改押平声。
这种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句式结构与平仄交用、灵活自由的叶韵方式,形成了富于变化的节奏感和音调铿锵的诗韵美,从而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题旨。
———————————— 订阅